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03105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7
《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及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乡收入差距态势与对策建议—《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研究报告之五作者:“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课题组来源:国研网2002-1-22本站发布时间:2003-6-26阅读量:1541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摆脱了极度贫困,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基本上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奠定了向小康迈进的基础。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进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起点很低的农民生活一直与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差距,持续、稳步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十分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农
2、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下滑,引起社会的严重关注。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态势 统计资料反映,2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仅增加了0.15倍,1980年为2.5∶1,1999年为2.65∶1.但实际上,农民的真实收入水平远低于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由于统计上的原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指标间并不完全可比。前者往往被低估,如不计作收入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福利等;后者往往被高估,如农民纯收入中一部分要用作生产性支出等。因此,目前城乡收入的差距,很可能在4∶1左右。
3、 (一)农民实际收入与统计数据之间存在差距 从统计指标看,最近20年的城乡居民收入经历了起始差距大,80年代中期明显缩小,90年代中期明显扩大的历程。其总的特点是农村始终处于落后,两者间的差距在波动中扩大。1983~1990年,二者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左右,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段;1991~1995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199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其中1993、1994年分别高达2.80∶1、
4、2.86∶1,接近3∶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1996~1999年比前一阶段有所缩小,但除1个年份略低于2.5∶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明显高于80年代。 情况的严重性在于:由于统计机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民纯收入中存在很多“水分”。据媒体披露,许多地方农民年收入的增长速度是上级领导部门向县、乡层层下指标的结果,并纳入对县、乡主要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其结果必然增加农民纯收入中的虚假成分。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虚报收入,统计“水分”大。根据我们调查,河南省鄢陵县的两
5、个乡,其农户近两年的人均纯收入,按统计数据都在2000元以上,实际上只有1000多元。湖北省襄阳县伙盘镇、太平镇,2000年农民收入分别只有1300、1600多元,远低于上报的2850元和3200多元。江苏省盱眙县古桑乡天明村,1999年上报人均收入3000多元,实际上只有1000多元;吉林省舒兰市朝阳镇,2000年上报农民人均收入2000多元,实际不到800元。 第二,按虚报的收入扣缴统筹提留款,必然超过政府规定的5%负担标准,进一步压缩了农民的实际收入。如前述吉林省朝阳镇1999年的情
6、况,按实际收入800元计,负担应为40元;而按上报的2000元收入计,则为100元。湖北省襄阳县两个镇,2000年人均税费负担393元,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26%. (二)税费以外的农民负担过重 在交纳法定的税费之后,农民还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剩下的所得收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地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禁止搞不符合农民经济条件和意愿的“形象工程”、达标项目,但实际上各地法定以外的收费名目繁多,其中不少项目数额较大。典型的如湖南省减负办的调查,此类项目多达上百种。 ——农村教
7、育乱收费。有报刊、养老保险、体检、意外伤害保险、勤工俭学、电脑上机、校服费等,以及代扣代缴教育附加费,多达30余项。有1户农民,3个中小学生,1999年交费1471元。 ——农民建房乱收费。一农民反映,房屋拆旧建新要交费772元,其中,建房安全统筹证34元、建房押金100元、办证工本费208元、放线费36元、占地费145元、水土保持费100元、建筑营业税150元。另一农户建房交费1200元,其中,土地补偿费903.5元、测绘服务费160元、测绘服务发证费124元、批准书工本费12.5元。乱
8、收费的项目还有:土地荒芜费、人防工程易地统建费、文物调查勘探费、白蚁防治费等10多种。 ——婚姻登记和计划生育“搭车”收费。1999年,有一对农民夫妇领取结婚证交费585元,其中,检查费50元、妇女体检费62元、登记费5元、一胎准生证费82元、上节育环押金200元、结婚证工本费84元、介绍信费102元。结婚登记收费更高的多达700多元。 ——超负荷搞建设,集资任务重。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承担5个堤垸的建设,人均集资500元;学校教育达标投入,人均集资200元。此外,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