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ID:2658912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_第1页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_第2页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_第3页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_第4页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摘要借助300多年的光合作用科学史研究文化,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支点,搭载光合作用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主线,设计“资料提炼-科学家扮演-小组合作-模型构建-展望未来”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载体主轴,利用40分钟的时间,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核心素养。中国8/vie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光合作用科学史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那么,教师在具体的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呢?教材文本、探究实验、现实生活、自然环

2、境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话视角。教材上有很多重要结论、原理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应用好教材上的这些经典实验是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研究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例,让学生感悟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细致的理性逻辑。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联系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在细胞层次和细胞器的水平上来认识光合作用,形成分子与细胞水平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关注光合作用研究的未来,能大胆发挥想象,树立生命科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中教师以光合作用研究的“过去

3、、现在和未来”为线索,以科学史中的若干个实验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多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分析、逻辑推理,进而得出结论。  1光合作用研究的“过去”  1.1设疑导入  教师播放有关幼苗逐渐长大成苍天大树的微视频,然后提出:幼苗是怎么长大的呢?这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呢?光合作用又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300多年前,踏着科学家的足迹,领略科学家们展现出来的核心素养。  1.2回眸科学史,共同体验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的思维魅力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幼苗是怎么长大的呢?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哪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又怎样证实?

4、  (课前已发给学生相关中英文资料阅读,并要求学生将资料整理设计成表格形式)  教师投影学生设计的表格。  教师追问:亚里士多德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是否合理严谨?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展示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并提出问题: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还应考虑什么因素?空气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教师展示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过程动画,引导学生思考:  ①几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②有无植物的两组实验装置起什么作用?③

5、该实验装置中玻璃罩有什么作用?  后来很多科学家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但是很多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实验中找到矛盾的地方,正确的进行推理判断,培养学生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基于事实和证据,采用适当的科学思维方法去质疑,并选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素养;逐步培养提出生物学问题、在给出的现有资料中形成恰当的方案并实施的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教师下面有请1779年的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隆重出场,请他针对上述问题给大家作报告。  “英格豪斯”扮演者用课件演示并指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6、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并提出问题: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英格豪斯并不清楚植物吸收、释放气体的成分,你们根据现有的知识,知道是什么吗?  其他学生回答:吸收CO2,放出O2。  教师: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这一结果。可见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基础上。在这一过程中,光能哪去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重要的外界条件是什么?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1845年的德国科学家梅耶,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风采。  “梅耶”扮演者用课件显示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采用角色

7、扮演的替代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扮演者的�Z言组织、表达能力,并且身临其境的当了一回“科学家”,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好奇心,感觉科学家离我们并不远,就在身边,严谨的科学思想更加容易被接受。)  教师: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于什么物质中呢?植物光合作用除了释放氧气,还产生什么物质呢?  课外“科学家”小组代表结合录像介绍1864年的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过程及现象,并提出问题:①暗处理这一步是否可以省略?为什么?②本实验是否存在对照组?若有,请指出单一变量。③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每个实验结论。  (

8、此过程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学会综合排除无关变量,抓住变量分析实验并得出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