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84266
大小:8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古代-文学史复习(xiuga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kl名词解释:长吉体392:·李贺字长吉,严羽《沧浪诗话》中有“李长吉体”。·长吉体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二十八字史论405:·指杜牧所创作的七绝咏史诗,他是晚唐诗人中第一个大量采用这种形式进行创作的诗人。往往通过今昔对比来抒发末世感伤,参悟人生哲理,在历史中寻找可供当世借鉴之处。有鲜明的史论色彩,好为“翻案”之作。元白唱和378·元稹与白居易既是同年好友,文学观念也相近,在相识之处便开始了互相酬唱,他们的唱和作品多次韵长篇排律。他们在元和年间所写的唱和作品,有长篇排律,有“小篇碎章”,加上他们的艳体诗,被称为“元合体
2、”,标志着文学写实、尚俗风向的转变。半山体20·王安石号半山,半山体指王安石晚年退隐南京所创作的绝句得风格。其特点重练意、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练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为江西诗派的先驱。诗豪393·指刘禹锡。刘禹锡性格开朗、乐观、豪迈,他的诗歌有恢宏的气度,风格刚健爽朗、骨力豪劲,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启示。夺胎换骨43·出自惠洪《冷斋夜话》所引黄庭坚语,代表黄庭坚乃至江西诗派的创作方法论。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与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是对前人用典方法的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从陈熟的意象中翻新出奇。·莫砺锋:“点铁
3、成金”主要指师前人之辞,“夺胎换骨”主要指师前人之意。以诗为词36·指的是苏轼以诗歌创作的方法来创作词,从题材、风格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词的品味、格调、地位,这是苏轼词体革新的关键之处。·苏轼的以诗为词的表现:拓宽了词的表现内容,借鉴诗歌创作方法,把诗词地位提升一致,突破音乐的束缚解放词体,使“歌者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词别是一家·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关于词的地位的论述,是一种尊体的观念,强调诗与词的不同问题特征,强调词的音乐性,词的本色婉约的特征。易安体75·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被称为易安体,主要有三个特点:·1、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2、个体身世
4、与国破家亡的融合,风格凄婉悲怆。·3、柔中有刚,倜傥有丈夫气。话本206·在宋代随讲唱文学的兴盛而兴起的一种是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7,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说话”相当于今之“说书”,它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说话”主要在勾栏、瓦舍中进行。散曲184·元代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元曲中的抒情类体裁,又称乐府或词。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一人主唱147·指的是元杂剧在舞台表演上的特点,就是表演时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用宾白,不唱。台阁体224·明代永乐至天顺年间,以台阁大臣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他们所创
5、作的作品被称为“台阁体”,作品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主要以诗歌为主。前七子226·明代中期的诗歌流派,易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提倡文学的复古。童心说229·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其《童心说》一文中提出的文学观念。认为人的赤子真心实文学创作于文学批评的最高准则。肯定文学中的个性精神、真情真心、自然天工,反对复古与文学退化论。其学说影响公安三袁的文学创作。公安派230·以袁宏道为首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形成的文学流派,他们是湖北公安人,他们的文学思想受李贽影响很大,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的真
6、性情、个性精神。桐城派·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姚鼐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是桐城派文学理论的代表。唐人传奇(上431)·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文体。·代表作如:《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等。明清传奇339·明代传奇是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南戏与传奇的区别:从总体上看,南戏是早期比较质朴的民间戏
7、剧形式,传奇则经由文人进行了雅化,体制更为宏伟,艺术上趋于精美。·明代传奇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区别:体制规模上,明传奇一般都在几十出以上。曲调曲牌上,明传奇不受限制,可以“借宫犯调”。演唱方式上,传奇有多种演唱方式。角色行当上,明传奇比杂剧的划分更为细致。七实三虚258·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实,人物、事件的具体细节则多虚构想象成份,使得小说在保持基本的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加其艺术魅力。7沈汤之争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