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ID:2657333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_第1页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_第2页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_第3页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_第4页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种植技术摘要从茶园建立、良种选用、整地施肥、适时种植、合理密植、植后管理、茶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棉洋镇高山云雾绿茶的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山云雾绿茶;茶园建立;适时种植;植后管理;广东五华;棉洋镇  棉洋镇茶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海拔500m以上,年平均气温21.2℃,平均年日照时数1966.6h,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到1547.5mm,雾气大,适宜优质高山云雾茶生长。棉洋茶区种植绿茶历史悠久,茶区围绕省道,县道两旁缓坡山地,村村已通水泥硬底化,交通便利,产品流通方便。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仲凯农学院等科研

2、单位院校及台湾商会会长和县农业局种植业股,均把棉洋镇作为科技示范点,并在新光村设有试验基地,培训科技人员,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茶园建立  新建茶园的质量标准是:水土保持好,道路设置好,茶畦规格好,茶树品种好,科学管理好,经济效益高。选择湿润、表土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1]、pH值4~6、地下水位1m以下、海拔400m以上、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地。凡种过木薯、花生、烤烟、黄麻等作物的土地,均需深翻晒白后方可垦为茶园。设置有机耕道、上山道和工作道,机耕道可通工具车,用于运输肥料、茶青和除虫喷药等,通常开于山腰或山脚;上山道是茶

3、园山脚至山顶的道路;茶园内部设横直步行道,以横道为主,直道为辅,用于肩挑运输和采摘茶叶往来道路。设置防洪沟、蓄水沟、排水沟和农田保护沟。设在茶园上方和茶园外围与农田交界处的排水称防洪沟,让洪水从防洪沟内排出茶园外;在茶园下方与农田交界处设1条排水沟,以防止黄泥水冲入农田。每25~30m设1个10m3的粪池,用于沤制肥料和茶园灌溉用。按照总体规划设计,以水土保持为中心,以深翻改土为重点,严格掌握开垦质量标准。为加强茶园水土保持,凡是山地坡度在10°以内的缓坡地,应按大行距1.2~1.5m实行等高种植,坡度在10°以上的较陡坡地,应沿等高线修筑成水平梯田建立梯级茶园。要求茶园梯

4、级和道路等高,茶园梯级以等高为主,等宽为辅,梯面宽度最陡处不少于2m。  2良种选用  选用良种壮苗,为了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经多年的实践,棉洋镇适宜选用台湾金萱、翠玉绿茶品种。这些品种早熟高产、优质味香、成品茶价格高,是梅州五华近年来引进绿茶品种。投产茶园一般产值1.20万~5.25万元/hm2以上,应大力推广种植。  3整地施肥  新建茶园能否早成园、早投产、早收益,在种植行开好植茶沟,施足有机肥作基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梯面外六内四的位置开深宽各为50cm和70cm的种植沟,植沟内施足基肥改良土壤[2],要求植沟内施入杂草和稻草或土杂肥15t/hm2、优质麸肥2

5、625~3750kg/hm2、磷肥375~525kg/hm2,分2层施下,下粗上精,先将杂草或稻草施入底层,盖上20cm表土;再施入经粉碎的麸肥和磷肥,盖上20cm表土,用锄头捣土使泥肥混匀;最后再填表土至高出梯面5~10cm,待后种植。  4适时种植  选用无性繁殖良种台湾金萱、翠玉生长期16~18个月、基部木质化、离地茎径粗0.4cm以上、无病虫害、根系发达、地上部有修剪后发出的一级分枝的茶苗。根据棉洋镇气候特点,选择在地上部生长缓慢、地下部生长活跃的时间种植。于晚秋至翌年初春即11月上旬至翌年2月中旬,最佳季节为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种植。茶苗出圃时要多带土少伤根,如

6、需远途运输,用黄泥浆蘸根并用稻草包紧根部保湿[3-4],运至目的地后,即行种植。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初晴的天气种植,切忌刮西北风天气种植。种植前按种植规格,在植茶沟内开好深宽30cm的种植沟,将茶苗置于植沟中一手扶苗,一手填土,分层压实,当填至植沟1/2时,轻提茶苗使根系舒展不曲,轻压土,然后淋水使植沟内松土层淋湿;待水干后,再覆土至根颈以上3cm处,踏实淋足定根水,再盖1层松土,最后用稻草或杂草覆盖再插橹箕遮荫保湿。5合理密植  茶树成园快慢、产量高低与单位面积内茶树的种植和排列方式有关,如茶行排列恰当,种植密度适宜,可提高单产和品质;反之,则不利于单产和品质的提高。根据棉洋

7、镇气候、土壤条件和管理水平采用如下排列方式:坡度小,畦面应宽些,采用双行单株条列式,平面2m,中间种2行茶,小行距40cm,株距25cm,植3.00万~3.75万株/hm2;坡度大畦面较窄,采用单行,双株条列式,平面1.5m,穴距30cm,每穴种2株,株距3~5cm;大田平坦地块,采用3行单株植。这些排列方式,使茶树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个体正常生育,群体最大限度地发展,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方便管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6植后管理  种植后加强肥水和遮荫管理,确保全苗速生快长。种后3d每天早晨淋水1次,以后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