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

浅谈审计风险

ID:2656659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审计风险  _第1页
浅谈审计风险  _第2页
浅谈审计风险  _第3页
浅谈审计风险  _第4页
浅谈审计风险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审计风险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审计风险”的涵义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针对会计报表发表错误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实践中倾向于第二种定义,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不能形成和发布正确审计意见的可能,而不是指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可能承担的损失,尽管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因为发布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导致损失的产生。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对其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而会计师事务所

2、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审计风险的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即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只是这些风险有时并未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或对审计人员并未构成实质性的损失。所以,通过审计风险的研究,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

3、偏差表现出来,审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从总体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其一,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PA)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而不是一种保证,是对审计能力有限性的一个认识。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其二,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人员有责任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并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运用应有的技术和职业关

4、注。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须进行扩大范围的审查,同时采用恰当的审计方法,避免审计风险的产生。其三,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误差。  四、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及完善  (一)充分重视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扩展审计证据范围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审计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之一,风险基础审计的应用,要求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作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形成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

5、险的评价。该评价包括环境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这些风险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确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的重要依据。其结果及相应的风险评估,应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有效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合理选择测试性质、时间与范围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必要性已得到愈来愈多注册会计师的认可。然而,真正地做到利用内控评价提高审计效率并在审计程序、审计工作中予以体现的,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中却很少。可考虑根据内控风险水平的不同对有关的会计记录及相应的经济业务重点进行分析性测试;将细节测试的时间安排在年终前的某一时间;减少细节测试的样本数量和覆盖

6、面。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可以根据固有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进行符合性测试或不进行符合性测试;对决定不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根据业务性质及数据转换特点,确定不同的内控风险水平。  (三)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科学把握审计质量我国审计人员对各种分析技术十分熟悉,但由于观念上认为分析性测试结果直接作为审计证据,其客观性、可靠性容易令人怀疑,因而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也很少见到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结果。其实,分析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细节测试数量,提高抽样检查的针对性。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计划阶段、报告阶段充分运用分析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所审计财务,报表质量,同时在各类经济业务(循环)及账户余额的检查

7、中,也应尽可能运用分析方法取得相应的审计证据,在保证审计质量前提下减少细节测试工作,从而奠定更可靠的基础。  (四)合理确定细节测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我国审计实践中,在检查覆盖范围、抽查数量与方法上存在很大随意性,要求的细节测试覆盖面很高,但实际操作缺乏可行性。从抽样方法讲,大多使用随意抽样法,抽到的样本若不易检查,则改抽新的样本,抽样的根据缺乏客观性。这样,一旦出现诉讼或其他问题,注册会计师很难解除自身的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