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ID:26557583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_第1页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_第2页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_第3页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_第4页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L.编辑。【摘要】回顾性分析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1997年12月~2006年10月间接受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1例(77髋)进行随访。其中女53例,男8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采用Hartofilakidis分型:I型15例(18髋),Ⅱ型23例(30髋),Ⅲ型23例(29髋)。术前Harris评分16~61分,平均为40分。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入路,臼杯置于或接近于真臼水平。经关节囊切除,必要时松解髂腰肌,大多数病例插入股骨假体后均能顺利复位。但在Ⅲ型脱位中,有12例股骨头

2、脱位高于真臼5cm以上,经软组织松解后,仍无法拉下复位。故采用小转子下短缩截骨复位,截骨长度2~5cm。所有病例术中臀中肌均保持完整,未切断或延长。术前未做牵引。[结果]结果随访时间12~118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Harris评分82~95分,平均为91分,术后并发症为股神经麻痹(1例),所有施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的病例植骨及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患髋无痛,Trendelenburg征阴性,均不使用行走辅助工具。[结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尤其是高位脱位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但对此类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关键词】髋关节脱位生物型假体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operativetechniqueandtheshort-termclinicalresultsoftotalhiparthroplasty(THA)for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inadults.[Method]Sixty-onepatients(77hips)entbetber1997andOctober2006ale,and8casesale.Theaverageageinallofcases.Fullcoatingstemsoralsid

4、e,shorteningosteotomybelouredinteandurationoffolloonths(range,12~118months),theaverageHarrisHipScoreincreasedfrom40(range,16~61)preoperativelyto91(range,82~95)atthetimeofthelatestfolloyandboneingroentedtotalhiparthroplastyforthe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inadultscangetbetterresultssignifican

5、tly,althoughitpresentsgreatertechnicaldifficulty.Keyechanical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我国很常见,且对脱位严重的病例治疗上很困难。从1997年12月到2006年10月作者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1例(77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结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1例,男8例,女53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其中17例为双髋。7例儿时曾做过髋关节手术,但具体术式不清。行走时患髋均有疼痛。单侧脱位者,均有不同程度跛行及骨盆倾斜;双侧脱位者,呈鸭步。患髋Trendelenburg征阳性,生活质量均受到明显影响。

6、术前Harris评分16~61分,平均为40分。1.2病理分型采用Hartofilakidis[1]1996年提出的分型方法,分为三型。I型为发育不良,即股骨头仍位于真臼内;Ⅱ型为低位脱位,股骨头位于假臼内,假臼的下唇与真臼的上唇相毗连或重叠于其上;Ⅲ型为高位脱位,此时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与真假臼均没有接触。本组I型15例(18髋),Ⅱ型23例(30髋),Ⅲ型23例(29髋)。1.3手术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外侧入路。完全切除关节囊及盂唇,对I型患者寻找显露真臼并不困难,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即可达到充分显露,不需粗隆截骨。但对Ⅱ、Ⅲ型需仔细辩认找出真臼(常以闭孔为参考点,先触及闭孔再

7、确定髋臼切迹处皮质骨边的位置,其后上方即为真臼;此外,常有一骨嵴将真假臼分开,也可依其为标记向下解剖寻找或沿被延长的、肥厚的髋关节囊和圆韧带寻找),切除臼内瘢痕组织,显露出骨性臼壁。I型真臼壁缺损一般并不严重,本组均单纯加深髋臼,旋入Zuller喷涂螺旋臼即可。但Ⅱ、Ⅲ型中真臼后上壁多缺损严重,对臼杯覆盖不全者(<70%),用切下的自体股骨头植骨造顶覆盖(本组7例,9髋),其余均单纯加深髋臼,旋入Zuller喷涂螺旋臼,对股骨侧,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