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5345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1225数学课例研究报告周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打造优质课堂——“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课例研究报告临朐县辛寨镇辛寨小学 周岩【内容提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校数学团队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为载体开展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打造优质课堂”的主题研讨活动,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如
2、何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先学后教,教师应该有哪些作为?”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在循环的磨课中,大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观点的提炼。对“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实现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正文】 一、背景和主题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
3、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在时下以“主动有效”为教学改革关键词的情境之下,我们在谈论任何一个议题都无法绕开“学生的学”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当然,并非说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关注,而是说目前“学生的学”被提上了崭新的重要地位。因为没有学生的学,“主动”单单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行为,教学便无从谈起,“有效”也更加无从谈起。于是我们都在努力探索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向,探索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怎么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更“有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模式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它强调的是师生双边互动,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质疑与探索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为此,我们以《体
4、积和体积单位》为载体,开展了以“探索如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打造高效优质课堂”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活动。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如何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先学后教,教师应该有哪些作为?”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二、情境与描述 【第一次执教片段节选】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我们一起来回顾,[播放课件]师:为什么放入石头水面会上升?生:水的地方被石头占了。师:再看这两个量杯完全相同,其中一个装满沙子,一个里面放个球,猜一猜装球的这个量杯还能不能装下所有的沙子?生:不能,沙子会溢出来。师演示:果然如此。这是什么原因?生:球占了一
5、部分地方。师:球占的地方我们称为“占空间”。它占多大的空间,请比划一下。这盒粉笔占空间吗?比划一下它占多大空间。这粒大米呢?数学书呢?老师的身体呢?来比划一下。小结:像石头、球、一盒粉笔、人体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师:同学们看,这个长宽高都是1厘米,也就是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就是1立方厘米。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棱长1厘米1立方厘米,记作cm3】请同学们从学具袋1中找到它。(摸)请你把它放在手中,用手指捏一捏,感觉一下他的大小——(看)放在手心仔细观察,记住它的大小——(想象)闭上眼,想象一下1立方厘米有多大——(比划)在空中比划一下它的大小——(找)你还发现哪些物体的体积
6、大约是1立方厘米?……执教后的达标检测及分析:授课结束后,我们对上课的52名学生做了课堂检测调查,反馈情况如下: 检测内容正确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判断: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体积是1立方厘米。( )2、用8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以拼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但它们的体积都相等。()48人92.3%连一连:一盒碳素墨水的体积 24立方厘米电脑机箱体积 24立方米学校主席台体积 24立方分米39人75%填单位: 文具盒的体积约是200( ) 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80( )31人59.6%调查结果表明:(1)虽然学生对体积概念
7、的定义记得很清楚,但对“占空间”的理解还是不透彻,对体积概念的认识仍停留在定义的层面。体积单位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表象,虽然知道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但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体积时,出现的问题很多。,(2)学生学习缺乏激情。不论是“体积”概念的掌握还是对三个常用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探索的欲望,缺乏数学思考的热情,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彰显。三、问题与讨论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