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ID:26553438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于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3/vie  关键词:交往实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6)033-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加强,但问题仍然不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提供创新思维和理性思考,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校要“通过坚持不懈学习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①因此,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就是不能说明主观能动性,不了解实践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从而第一次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继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表述了交往实践范畴。在之后的《资本论》等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马恩对交往实践观的论述。  马恩认为

3、交往实践具有主体性、交往性和客观性,是主体之间的客观的活�印=煌�实践应为主体的自主活动和交往形式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立统一。其中,主体的自主活动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交往形式应适应自主活动的需要。随着历史演化,交往方式必定有所变革,当交往方式落后于自主活动发展的时候,会对其起到束缚或阻碍作用。人类劳动实践具有双重结构,无论社会交往的性质如何,总是“主体一客体”、“主体一主体”关系的统一。资本主义利用商品交换这一交往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体化世界,这对于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马克思

4、主义交往实践观的主要贡献在于它鲜明地指出了实践本身具有交往性,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产和交往关系的统一,它突破了“主体一客体”单一两极的实践结构观,构成了由“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双重作用关系相互交错的多层次网络式主体结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层面的现实困境  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要研究人的自身思想发展和交往实践的规律,还要探索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和教育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从建国开始,党和政府就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任务之一,使其很

5、快步入健康发展之路。不幸的是,自1957年至1977年20年间,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背离了教育的客观规律。1978年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日益全面、系统、科学。然而,即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向成熟,但其教育实践效果仍存在着缺乏实效性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交往实践层面缺乏足够的认知成为造成现实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重视不够。一些高校教育趋向功利化,重知识、技能,轻人格塑造。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主管领导将精力主要放

6、在专业教学或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关注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业务培训、科研活动、资源配备、工作量计算、岗位聘任诸方面待遇都逊于其他专业课教师。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都大得惊人,课堂上,教师面对二三百个教育对象,无法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师生间明显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内在诉求关注不够。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就是人的主体性。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灌输给大学生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在诉求,脱离了

7、人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已经跟不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需求。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固定的考察形式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复杂的工程变得简单化和形式化,缺乏针对性,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兴趣索然。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关注不够。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显性课程层面,忽视了社会环境这一隐性课程,造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轨,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自然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在多元价

8、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学生被封闭于校园内,无法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体系,就无法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够。课堂教学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课堂上,教师忙于将约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体验,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于是课堂成了师生情感交流的真空地点,大多数学生处于“不在场”的状态,因为教育偏离了自身的本质便无法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在评价机制方面,高校多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