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

ID:26541192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_第1页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_第2页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_第3页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_第4页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  关键词: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就业压力;劳均资本;人力资本    一、引言    近十年来,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劳动分配比例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993—2006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3年的50.7%上升到1996年的54%,之后一路下降,2006年为40.5%。尤其是2002年之后,劳动分配比例加速下降,短短5年之内,劳动分配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18.5%。分省(市、自治区)来看,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劳动分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产业来看,1993—2

2、004年间,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分配比例略有提高,第二产业的劳动分配比例从39%下降到33.2%,第三产业的劳动分配比例从42%下降到36.2%。①由此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分配比例下降导致了中国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中国第二、三产业劳动分配比例为什么会下降,其变动趋势是怎样的,并利用1996—2004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各影响因素对第二、三产业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    二、相关  图2描绘了1993—2006年中国传统部门(第一产业)和现代部门(第二、三产业)的1993年不变价格的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199

3、3—2006年中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并且仅仅增长了不到1倍,而同时期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52倍。这表明中国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率差异较大。图3和图4分别描绘了中国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当年价格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均劳动报酬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均劳动报酬都比较低,并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很小,这表明传统部门的劳动分配比例是很高的;现代部门的劳均劳动报酬虽然比同时期传统部门的劳均劳动报酬高出很多,但劳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这表明现代部门的劳动分配比例在不断下降。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劳动分配

4、比例变动是由其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压力决定的。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均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对现代部门产生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导致劳均劳动报酬增长缓慢,而劳均资本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现代部门的劳动分配比例不断下降。  为验证我们的分析,本文尝试运用1996—2004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各影响因素对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    四、模型设置、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现代部门劳动分

5、配比例的影响,在姜磊(2008)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置了一个基本的计量模型为:  LSit=a1+b1UNRit+b2LCAPIit+b3EDUit+b4UNIONit+b5DUALit+b6GOVit+εit(1)  其中:i代表截面单位(各省),t代表不同的时期(t=1,2,…,T)。a1为总平均截距项,b1、b2、b3、b4、b5、b6为待估计参数向量。LS(LaborShare)为现代部门的劳动分配比例,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UNR(UnemploymentRate)为现代部门的就业压力,LCAPI(LaborCapital)为现代部门的劳均资本存量,EDU为劳动者的人

6、力资本,UNION为从业人员加入工会的比例,这四个变量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为了避免遗漏关键变量的可能性,本文还增加了两个可能影响劳动分配比例的控制变量。这两个控制变量是发展水平(DUAL)和政府干预程度(GOV)。加入这两个控制变量的目的是控制二元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εit为模型误差项。  收入法核算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其中: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现代部门的劳动分配比例是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报酬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报酬来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

7、资料:1952—2004》。  理想的就业压力指标应该是失业率,失业率越大,就业压力就越大。尽管城镇登记失业率没有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不能完全反映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将会加剧城镇就业的竞争,挤占城镇就业人员的就业机会,使得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从而能够反映城镇的就业压力。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择城镇登记失业率度量现代部门的就业压力。  1996—2002年的三次产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