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

ID:26534939

大小:233.8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7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_第1页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_第2页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_第3页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_第4页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主讲人:长沙县维汉实验中学孙亮中专题三、促进区域协调,建立互动机制7/9/20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热点聚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这标志着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全面形成。《建议》对各区域“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特点有四:第一,战略布局更加完整,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一贯思想。第二,发展定位更加准确。西部、东北、中部、东部都有不同要求。第

2、三,发展重点更加清晰。第四,政策导向更加明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重视发挥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中国首次提出“不”的区域发展理念,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2006年3月6日在记者会上指出,缩小地区差距的内涵不是指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更重

3、要的是要缩小各地区间在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关键是要使不同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最终使不同地区的人民能够逐渐地享受到同等的生活水平。7/9/20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确保青藏铁路、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新开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抓紧研究制定后续相关政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

4、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继续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点加强大型粮食基地建设,推进重点行业改革重组和技术改造。搞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做好部分城市和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

5、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温家宝强调,要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达地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和带动欠发达地区。资料卡7/9/2021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中国首次提出“不”的区域发展理念这是中国在谋划区域发展方面制定的全新政策思路,根据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各具

6、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水土保持地、风沙固防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等,将被列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它们几乎会存在于全国每一个省份,立足保护和修复。中国的区域发展政策得到调整,有助于合理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解决特定区域内的特定问题和特定目标。甘南就是其中之一,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它被明确划定为湿地生态功能区,以加强天然林、湿地和高原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牧民定居和生态移民的方式实行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甘南州补给着黄河源区约一半的泾流量,然而,长

7、期的过度放牧和开发,已使这里出现了200多公里长的沙丘,草原承载量比50年前下降了约50%。据有关专家测算,黄河中下游因洪灾或断流造成的损失中,20%以上与甘南及以上地段的生态受损有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主要按照行政区来划定所谓“经济区域”,“大一统”、“一刀切”式地单一强调各区内GDP增长,而忽视自然资源、环境禀赋承载能力。几乎不加节制地盲目开发,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和资源浪费,在许多地方出现了“贫困化”的经济增长。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算,中国每年因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其GDP的8%。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

8、土面积的40%,每年相当于损失1000万亩耕地;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近4亿人口受到威胁;可利用草地30多亿亩,退化面积达85%。另外,近年来中国发生的沙尘暴、河流污染等生态环境灾难甚至还超越了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