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ID:26515195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_第1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_第2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_第3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_第4页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经济发展观演变历程的思考摘要:在经济领域中对经济发展的本质理解和根本观点即经济发展观。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观历经艰难和曲折,有令人振奋的辉煌,也有令人痛惜的失误,但更多的是留给后人深深的思考。  关键词:发展;经济发展观;反思    经济发展观概括地讲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对经济发展的本质理解和根本观点,它是发展经济的观点和基本准则,简而言之,就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甚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观都有可能是不同的。我国经济发展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终于由片面走向了全面,由主观走向了科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发展观又一次提供

2、了新的思路。但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挑战更加严峻,问题依然很多。对于中国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观的探索,仍在继续。反思历史为得是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启明天。  我国长期以来固守的“超阶段”高速度发展思想,导致了新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反复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在一种脱离实际的盲目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建设的,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大大超过了国家财力和物力的承受能力。这种发展思想分别在不同时期以“超英赶美”、“备战、备荒、为人民”、“抓革命、促生产”等形式表现出来。

3、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的只是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根本的经济思想核心没有改变。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发展道路,经济反复出现“过热”现象,1958年的“大跃进”、1971年的“三个突破”、1978年的“洋冒进”等,虽然每一次“过热”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发生原因不尽相同,造成损失多少有别,但只要是“过热”了,人民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经济建设就会放慢步伐。“过热”使我们失去了多次机会,失去了应有的速度,也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最终导致重大经济比例关系陷入严重失调的局面,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一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以往的曲折是“欲速”造成的,一次次的经济“

4、过热”,只能导致一次次实际上经济后退的经济调整。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过热”现象,虽然情况更为复杂,但同样有求成过急的思想动因,最终又一次导致我国经济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的调整时期。这种“过热”与调整的多次反复交替发生,不得不令我们思考为什么这种“超阶段”的冒进思想如此难以根除?难道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是来自马、恩关于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设想以及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再加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片面认识,致使我们离开了生产力标准,陷入社会主义空想论;离开经济效益盲目追求经济速度和

5、数量,把速度当作经济建设的中心,甚至看成是经济建设中的路线问题。由于人们对生产力的漠视以及对其内涵认识的片面性,在实践中也就不能真正坚持生产力标准,从而也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规律。  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生产力发展规律,是经济发展观确立的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是受各种经济规律支配的,我们只能在正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来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便会受到规律惩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确定经济发展观,一定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并选择正确的发展途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谈不上现代化的实现。正如邓小平所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结果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停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在主要矛盾问题上的偏误有关,即现代化主题与主要矛盾的二元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再三强调要发展生产力,并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思想,极大地调整了人们衡量社会主义优劣标准的意识流向。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主席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曾指出:“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

7、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在处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关系方面,毛主席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生产力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实践中用抽象的原则和空想的模式去构建社会主义,并且以非生产力标准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公有化程度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必将是一条不成功的建设道路。  2对国情、世情把握上的反思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反复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思想严重脱离国情和世情。没有看到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中,搞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

8、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在对国际形势的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