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50834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质量代写论文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人才。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必
2、须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关系以及就业需求和终身教育的关系,确立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必须确立以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创业素质等)为基础,以能力(包括从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为本位的新观念,从而培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和改
3、进德育工作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要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遵纪守法;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礼仪、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化;四是要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现代企业已经把员工的德育水平特别是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衡量其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并作
4、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来对待。很多企业已经把职业道德水准作为招聘员工的先决条件和辞退员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切实做好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职业教育以人的技能开发和提升为主要目的,教学模式改革必须以此为基础,贴近实际,最大限度地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一是改革教学模式,增强职业院校教学的灵活性。国内外有许多好的教学模式,比如“双元制”、“CBE教学模式”、“宽基础,活模块”等,都值得我们借鉴,要敢于打破原来旧的教学模式,
5、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二是推进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企业和行业,彻底改变职业教育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三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坚持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及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推行选修制和学分制,建立和完善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四、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推进课程改革,首先,要确立以服务为
6、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指导原则,由系统知识传授的学科本位向以岗位和就业为目标的能力本位转变,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其次,要把职业资格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努力做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企业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设置什么课程;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三,课程改革要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根据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安排,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生存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等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加大开发和编写具有
7、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力度,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课堂。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强化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应着力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一是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职业院校应集中力量,尽快建立起满足骨干专业教学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配备要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受到高质量的实际操作训练。二是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性教学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产学结合和校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