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ID:26494734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_第1页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_第2页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_第3页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_第4页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唯物史观视野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路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企改革的定位与出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我们不妨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的界定来梳理国企改革的进程,以期发掘出其演进的逻辑路径和特点,获得一种关于生产关系变革的规律性认识,这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审视、把握改革的进程。  我们知道,在唯物史观中,生产关系就是参与生产活动的主体之间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1)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经济制度范畴在法学语境中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等四种权利,后面三种权利统称为经营管理权;其中所有权是基础范畴,决定了

2、经营管理权。(2)不同生产主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方式。在这三者中,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本质,决定了生产主体的地位,这两者又共同决定了分配方式。下面,我们根据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来考察生产关系变迁的逻辑特征。  一、生产关系的改革首先在分配领域展开,这个阶段从1978年至1984年  1978年,四川省选择了6家企业作为改革试点,允许这些企业在完成年终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发展的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这有效调动了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国家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动力机厂、上海柴油机厂等八家国企进行试点,推行以利润留成为重

3、点的改革。但由于在利润分配中出现了严重向职工倾斜、国家财政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1979年和1980年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近300亿元的财政赤字。在推广承包制后的两个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连续22个月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转,当年增加财政收入60多亿元。1988年底,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增创利税369亿元,相当于1981—1986年所创利税的总和。这说明承包制满足了当时生产力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增长。但是,这种生产关系也存在着缺陷,比如包赢不包亏,政府对企业的指挥、干涉仍十分严重。据统计,1989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18.18%,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加1

4、.12倍。在1989年之后,承包制的经营效益一直在下降,发包方和承包方利益冲突加剧,互相侵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负债急剧增加,危害了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生产关系的改革不得不向纵深处推进,即所有权改革。三、生产关系的改革进入到所有权领域,这个阶段从1992年至今  在改革所有权的进程中,国企经历了量变和质变两个阶段。首先通过破产、抓少放多、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等方式减少了国有企业的数量;其次通过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了国有资本比例的降低。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转向机制转换阶段。1993年,

5、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由此发轫,大型国企开始了公司制改造,中型国企进行了非国有化的公司制改造,小型国企实施了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措施。这些政策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到所有权领域。  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1995年,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的通知》,对扭亏无望的企业放弃国有产权,准许其破产。对于小型企业,国家体改委鼓励各地大胆探索、选择多种途径加快放开、放活小型国企。1996年7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

6、《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并开始推行“抓大放小”的方针。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控制力上,在行业布局上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行“国退民进”的政策。经过逐步改革,从1998—2006年,国有工商企业从23.8万家减少到11.9万家。  对于保留下的国企,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其进行了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股份制改造。到2000年,520个国家重点企业中有282个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

7、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究其本质,股份制改造就是要减低所有权中的全民所有制比例。  四、结论  我们不难看出,生产力推动着生产关系的改革,生产关系的每一次改革都会或多或少地释放生产力,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积极效用就会出现递减甚至开始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继而再次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入改革。改革三十年来,国有企业的生产关系历经了分配权、经营管理权、所有权等三个领域的改革,体现出一种生产关系变革的逻辑脉络,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