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89746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7
《电影市场的繁荣对电影教学 以及创作环境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电影市场的繁荣对电影教学 以及创作环境的影响电影市场的繁荣对电影教学 以及创作环境的影响 记者:今年电影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个趋势,您怎么看待? 王红卫:在我的印象中是在07年到08年中,创作界的一些同行聊天的时候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从07年末到08年开始.L.形成所谓的黄金时代,这个趋势首先是体现在票房上,所以当这个膨胀真的开始发生的时候,速度比原来预计的还是要快一些。比如去年年末开始算一些今年上档片子的时候,对于预计票房我们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是个两千万的话,我们说它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一个膨胀系数,但结果却是膨胀系数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在08年以前的电影,在票房上要有奇迹的话,可能还需要一些强烈的话题、一个好的演员阵容等等因素来支撑。到08年之后,有意思的是,好像它什么支撑都不需要了,票房的数字就是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我觉得核心是客观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消费形态的个变化,就是当电影开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之后,大量资金开始涌向电影业,把电影作为产业经营的时候,另一方面,当消费观念已经全面的进入这个时代的时候,影院消费不再是像十年前大家都抱怨三、五十元一张电影票贵,让大家觉得它和其他消费比起来也是一个便宜的消费,这时候出现这种日常消费的形式在中国发展的这个时期是很正常的现象。 记者:去年中国电影的总产值大概是43个亿,43个亿相当于当时的5亿多美金,但这5亿多对于好莱坞来说或许只是一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而我最近看到的一个中国电影市场分析说到2012年中国电影总产值要突破100个亿,您觉得这是一个很保守的估计还是我们还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王红卫:我觉得这个不能算是一个很保守的估计,也不算是一个很天方夜谭的事情。从创作者而言,越是这个时候,尤其是行业中的龙头,能够控制整个投资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时候,更该清楚质量的问题。中国几乎所有产业都走过产业膨胀到产业爆发这个过程,只不过是说电影从来还没有,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电影从来都是后发展,希望电影不会走弯路,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记者:中国的新一代正在成长起来,他们的价值观中能够接受看电影是日常生活娱乐的一部分,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一个原因? 王红卫:这个分析起来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我觉得以8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之前,无论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还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的观影经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真正的改革开放到高潮之前,那么电影是作为一个免费娱乐存在的,不会成为我们消费支出的一部分。之后就会变为一个既贵又没有什么乐趣的消费,就变成一个艺术消费、文化消费,类似去听个音乐会,大家虽然听不懂,但是知道那是一个高雅的东西,那么进入电影院呢,虽然是门票很贵,却看不懂或不能接受,就是没意思。所以它经历的是这么两个奇怪的状态。到近几年呢,电影已经回归到个正常的电影消费状态,是不是年轻人已经能够把看电影作为一个习惯或是爱好?我觉得所谓看电影的习惯不是由于他们从小看电影养成的,因为他们的幼年时期或是少年时期,看电影也同样是学校组织或是从电视上看,那个时候爸妈没有带他们去看电影的习惯,如果一个八零年到八五年出生的一个小孩儿,当他们十岁的时候正是中国电影的最低潮,他们不会从小像一个美国小孩儿样,从小父母周末就会带他们去电影院,所以养成看电影的习惯,所以不是由于他的习惯带来的而只是大环境创造了这么个恰当的时机。 记者:从创作上来讲,您会不会觉得由于数码设备大量的普及使我们的创作环境宽松了许多? 王红卫:对学生或是民间的影像制作上有所影响,但对于真正产业这一块的影响,我觉得要再过一点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如果说民间趋势的话,这几年在民间影像上,随着器材在提升,从最早的拿个三十万像素的家用DV去拍一个小电影,到现在起码要拿一个HDV去制作,这一点我觉得还没有直接反映在产业中。我觉得产业中的变化,比如数字技术的革新,带给我们的是可以与国外片子去媲美,或者说是提供了一个挑战的可能性。前两天我刚看完田壮壮老师拍摄的《狼灾记》的一个访谈,访谈中偶然提到,十年前拍摄一部片子的时候最高的预算才两三百万。田老师在做预算的时候,说这个涉及到人和狼之间特技的变换,仅仅特技的花费都要几十万,对那个时候的中国电影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觉得没法拍了。而现在做不做片子或特技做到什么程度,已经不再是他做不做这部影片首要的一个问题了。他可以把他的精力和创作上的思维放在艺术创作这一块而不是技术这一块。 记者:学院主办的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到今年已经是第8届了,您认为电影学院的学生拍摄的作业和国外电影学院出身的学生拍摄的作品其实大家都意识到差距在哪里,但是为什么像是很难去追赶呢? 王红卫:我一直强调,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其实并不一定是一个好市场。首先我们要先把它做大,然后再做好,而现在的市场只是开始形成的一个大市场,优胜劣汰的好市场还没有形成,同时有了好市场后才能真正有好电影。现在的大市场能形成的是多电影,是指能拿到高投资的电影,许多电影人开始有活干,题材能够多元化,这是大市场带来的。那么,定要等到好市场之后我们才会去做真正的好电影。 无论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它其实是一个层面上的,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看不见的也是必然的,我们整体的平台,整体的环境到了的时候,那么我们所谓的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差距才会显得小。其实电影这个东西,我总是爱拿它和体育比,一个国家的民众喜欢用这样的个东西去感受这个国家的强大或民族的自豪感,他需要一个民族自发的对体育的热爱。在电影上,某种成分也是这样的,人们总说我们学生的作业差,其实最近有一个例子,就是《非常完美》的导演金依萌,该片是金依萌在美国学电影的时候拍的一个学生作业,我问过看过这个片子的学生,对于这个学生作业的感受就是不仅仅是导演,这个片子背后的整个创作的团队都很有才华,这和她在美国的教育环境有关。这是和产业管理衔接的,作为一个毕业作业制作的技术力量和艺术质量。在我们这儿,同样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学生作业和国外学生作业的差距与其说是这是一个作品的差距不如说是一个电影教育和电影产业以及两者衔接中的差距。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不是我们教育中出现了问题或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更全面的一个问题。 记者:这几年中国出了.L.很多年轻导演,比如宁浩,管虎等等,他们走的是那种类似于国外的小制片方式,他们的成功会不会和他们走的这种带有欧洲独立电影元素的方式有关系呢? 王红卫:我认为,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从这些低成本影片,或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类似于西方独立制作的影片里头,他们读解到的可能是这些导演选择的种形态。这种形态是中国以前很少见的,所以他们借此上位了,但不是说导演意识到观众口碑这样的一个东西,而去选择这样的方式去拍摄。但是我觉得这可能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就是在电影这样一个产业当中,作为产业,它不是个艺术。另外面看,其实是市场、是影院、是观众、是制片人在这样的个时机需要这样的影片出现。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你很难说是哪个决定了哪个。所以它是一个需求与创作愿望集合起来的一个力量。 记者:目前导演系在教学中采取怎样的方式,比起以往有什么变化? 王红卫:近几年有所变化。进入到新世纪以后,导演系连续招了八届学生。教学的变化中,最显著的还是实践量增加,这也是数字设备普及化带来的变化。虽然说传统上一直是以实践带动教学,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在近十年才真正落实的,因为设备问题,在校期间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是不可能拍摄太多的作业,所以说导演系的教学方式的变化,可能最显著的就是这一点。 另外可能还有我们在教学中感受到的问题,一方面是八零后的学生在视听语言方面,每一届比每一届都有明显的进步。这个可能和整体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八、九十年代,我们总觉得让学生去学习拍摄技法,需要很多的时间,并且有很多的困难,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会变得相对于之前进步比较快。但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一部作品,除了表面的技巧和叙事之外,从故事之中能够去抓取更广泛受众心理的一个东西,相对而言显得比较薄弱。这个可能由于他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以社会内容或是有关人为主的事情,他们是在一个消费的形态下进行的关注,当他们开始去做作品,他们也会停留在一个浅尝辄止的消费状态下。这样,无论是他们继续的往前走也好,还是对他们以后去适应一个真正的市场也好,可能都会有一定距离。这个我觉得可能是以后我们教学中学生要去注意的一个问题。 从明年新的招生开始,考生开始变成清一色的九零后,面对新的学生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我在广州开的一个中港编剧会上就说,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所有在座的无论是资深的、成功的、还是新锐的那些编剧,当八零年代未生的和九零年代后出生的这些人开始成为消费的主体的时候,这些文化我们习不习惯、适不适应、作为作者是不是适应?作为教育者能不能适应?这其实是个需要去双向解决的一个问题。 记者:今年导演系并没有招生,是什么原因呢?明年电影学院会招生吗?具备哪些素质是导演系最基本的要求? 王红卫:这个问题有很多媒体约过我,我本人包括系里的其他领导和老师想谈,但是我们一般都不谈,因为我觉得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是面对公众的,但是我们具体的每一个步骤或者是每一个决定,它并不是一个公众事件,这只是我们根据我们教学安排和调整做出的决定而已。其实2001年之前,我们是从来没有过年年招生的,连续两年招生的都极其少,基本上是隔几年招一届,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的选择。明年的具体招生计划还没有出,就暂时的讨论和学校的指示,包括我们系里的意见,明年应当会正常招生。 关于招生,就这一两年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希望考入导演系本科的高中生谈几个问题,就是如果说你喜欢电影,你一定要想你现在的想法和你真正的从事这个职业之间的现实距离。这就跟我们做为电影产业的人来讲,我们大部分的观众都喜欢看一部好电影,但它并不能成为你做一个电影导演的足够理由,就如同你喜欢住一个好房子,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做个建筑师。做一个导演的话,你是要从你的规划从头到尾的做。我们近几年面临新的问题是,很多本科生从高职生考进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初衷,喜欢电影,决心以拍电影为职业,但是从上学之后,到毕业之后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有大量的人其实是没有能力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下来或找到机会,这部分的办法、能力和意志并不是我们的专业课能够教给他的,那么这里面,最重要的点就是自己对这件事的欲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