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为我与为他

论为我与为他

ID:26466108

大小:11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7

论为我与为他_第1页
论为我与为他_第2页
论为我与为他_第3页
论为我与为他_第4页
论为我与为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为我与为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交流稿论为我与为他——一对社会心理学范畴研究成斌18论为我与为他内容提要:在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双重属性上,以现有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等概念为基础,逻辑地构建社会心理学的“为我”与“为他”范畴,“为我”定义成主体使自己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为他”是主体使对象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为我与为他有现实分类、存在分类、历史分类、活动分类等。现有的社会活动都可在分类中找到其相应的心理根源,所以,为我与为他相互依存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从社会心理对社会活动的作用探讨中,得出绝对为我增加与相

2、对为他增加协调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心理动力的结论,将生产力动力论的宏观认识引申到生产力内部人的能动性即社会心理宏微动态方面上。人类起源、阶级产生、经济和科技发展中都存在这一原动力。无论是个人或社会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心理动力作用。社会心理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观条件,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主线之一。为我与为他研究的目的,一是从社会心理上进一步认识社会现实与社会发展。二是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建设上作点尝试。关键词:为我;为他;绝对为我增加;相对为他增加;社会心理动力社会心理学诞生近百年来,其研究主要停留在实证基础上,只有很多“零碎”的“中层理论”,缺乏具有普

3、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处于分离隔绝状态,不能与其他社科理论联系起来一道解释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及社会历程,造成人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下降,社会心理学也被排斥在国家决策所需参考的学科之外。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首先要从范畴研究着手,因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范畴的体系,没有科学的范畴体系,就不会有科学的理论。社会心理学也一样,范畴也是其学科的理论基础。社会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存在的依据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人存在的价值问题。[1]这是一个只有科学理论才能回答的问题,而科学理论作为系统化的范畴体系,有三个基本要素:一

4、是基本原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具体结论,二是经验材料,包括历史材料、调查材料、实验记录,三是逻辑方法。现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正是在逻辑方法上存在薄弱环节,才使得在有大量的实验材料和实证基础的情况下,仍然缺乏统一的基本概念,更没有基本范畴。所以,本文从“为我”与“为他”所构建的范畴上,对社会心理学理论作点探究,提出为我与为他相互依存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绝对为我增加与相对为他增加协调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心理动力这两个结论,供学术界进一步探讨。上篇为我与为他相互依存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构建范畴体系是使社会心理学成熟起来并成为科

5、学理论的必经之路,确立范畴概念及其基础是研究的第一步。一为我与为他的概念及其基础(一)基本定义为我与为他的定义是:在社会活动中,主体使自己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即为我,主体使对象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即为他。(二)概念基础1.实证基础。据全国五省所作的抽样调查显示,人生就是“既为社会作出尽可能多的奉献,同时又为自己和家庭争取优越的生活”占85.2%,“为他人、为社会多作奉献”的占12.1%18,而人生目标就是“为自己、为小家庭争取优越生活”的仅占2%。同样在北京调查显示,“应兼顾社会、他人和自我”占74.7%。另在有关“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调查中,回答“利己也利

6、人”、“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和“利己不损人”者共占94%,“竞争无情、损人难免”只占6%。[2]还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地赞成“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谋求个人利益和幸福,是正当的”。[3]从这些调查中不难看出,为我与为他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识,也是现实的社会心理存在,研究为我与为他是对社会客观事实的深入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来分析。2.学科基础。从近二十年来国内(包括港台)所出版的40余种社会心理学理论著作的统计上看,“社会动机”、“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都有论述,虽然表述有所不同,编排不一,但其章节所占篇幅平均超过10%,

7、这正说明此类问题,既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急需整合地阐述,以求树立明确的学术目标,建立准确的研究取向。[4]再从所有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定义中,可归纳出两个实质内核:一是从目的上看,所有这些定义都表达的是主体为了客体的生存与发展,二是从关系上看,客体对象都是“他”,其范围从他人个体至全社会。这就构成“为他”定义的社会心理学自身学科研究的基础。[5]3.理论基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姻缘关系、时缘关系,也有劳动关系、信贷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供求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