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症状:1.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引起多器官的病变,并伴有多种急性慢性并发症:①急性并发症有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发病
2、快,危险度大,可威胁生命。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诱因、症状、处理措施在前面以提到,不再赘述。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由于胰岛素明显不足,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有烦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深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高渗性昏迷是一种严重并发症,血糖急剧升高,烦渴、皮肤干燥、眼球下陷、尿少、尿闭,心跳加速、血压低甚至于休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②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导致神经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
3、疽,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感觉迟顿或消失,发展畸形,出现周围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足部皮肤温度下降,休息时伴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止性疼痛,最终导致溃疡,坏疽。二、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如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重和真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
4、,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三、运动指导:1.运动原则:适量、经常性、个体化,运动方式有氧运动为主,散步慢跑骑车广播操都适合于日常锻炼,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2.运动前需评估身体及病情状况,血糖高于14mmol/L时不宜运动,空腹状态下不宜运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忌先运动后进食,防止低血糖。3.预防意外发生,远距运动时宜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注意补充水份,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
5、头晕、四肢无力、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即使食用缓解症状。运动中如出现不适,应暂停运动;若出现胸痛,视力模糊,应立即停止,及时处理。四、饮食指导:血糖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重要途径。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而且均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
6、生活。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五、用药指导:糖尿病系终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患者采用哪种降糖药物都会有相对不同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教会患者正确掌握用药的时间、用法及用量,如: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不同类型,用药要准确,凡在联合用药时更要小心谨慎,不要过量或重复使用。胰岛素在饭前半小时注射,注射后按时就餐,抽取胰岛素的剂量必须准确,不管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都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初患糖尿病首先应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仍高可加用
7、口服降糖药物,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偏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六、健康指导:1.保持良好的心情,主动参加人际交往,培养兴趣爱好,保持愉悦的心情,生活规律,注意个人卫生,家属应配合病人治疗和自我疗养,鼓励并帮助病人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2.要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日常生活中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出院后自觉遵守治疗饮食要求,限制盐、脂肪和糖的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蔬菜,限制饮酒(每日不超过一两),禁烟。3.制定运动计划,每天坚持锻炼20-30分钟,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4.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剂量,用法,时间,药效等,勿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
8、停药,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正确规范注射胰岛素。5.预防并发症病人及家属熟悉急性糖尿病的并发症,如低血糖反应、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主要临床表现、观察方法及处理措施,掌握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知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