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

ID:26452759

大小:6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7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_第1页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_第2页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_第3页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_第4页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始自1978年,之后国有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包括“放权让利”、承包制改革、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当前的现状,制定了总体规划,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方案策略。从实施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一直备受瞩目,历经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有企业成为了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支撑。但是,对比而言

2、,其和民营企业的效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仅有少数国有企业取得良好的业绩,这还有赖于其行业和产业的垄断性,因此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具有很高的现实和实际意义。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企业效率水平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往往会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代理权竞争和外部接管市场四个方面来影响公司治理,继而影响企业效率。我国自从改革开放开始着手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30多年,通过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现代化制度的优化和完善。股份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加企业资金的,同时也对企业机制的完善起

3、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尽管股份制改造以后,国有企业的效率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被完全化解,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股份制改造过后的国有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之间缺少有效的制衡;初步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没能真正实现企业经营机制上的转变;股权存在分置现象,国资本的组合、重组比较困难。这一切问题都表明,国有企业与规范的现代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还十分艰巨。....................

4、.第二节研究思路和框架本文借鉴已有研究,选取安徽省26家上市国有企业作为样本,首先分析这些企业的股权结构现状并测算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流通性,再对国有企业的效率进行量化研究,选择DEA作为量化手段,采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其进行测量评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国有企业的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析。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方式对股权结构与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寻求优化方案来提升安徽省国有企业效率。文章的整体结构如下图示:.......................第二章研究综述一、关于国有企业效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通

5、过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进行对比,对其效率进行分析,由于研究方法和使用数据存在着差异,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国有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另外一种相反,认为国有企业效率非低效。对于前一种结论,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得出了这一结论。1、从所有制角度来看:Dean和Vining(1989)认为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经营效率最高的所有制企业就是私有制企业,而剩余两种所有制企业的效率相差无几,所以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若想要提高企业的效率,需要使企业资产私有化。宋来、常亚青(2009)利用DEA方法对我国各类所有制工业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在效率最优的

6、企业中,私有企业的数量是国有企业的1.25倍,所以得出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私有制企业效率最高。姚洋、章奇(2001)通过研究1995年工业普查统计发现在效率方面,国有企业处于明显的劣势,其中,私营、外资和集体企业高出的比例分别为45.5%、11.4%和15.1%。刘小玄(2004)通过研究2001年我国企业普查数据发现,在所有企业中,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私营个体、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2、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曲直(2014)在研究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时选取了随机前沿的方式,得出我国在2000年到2011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

7、在这期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和生产率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趋势在不断下降,而且尚未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陈勇、李小平(2007)在研究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时,选取了DEA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有赖于工业企业对外开放程度以及规模效应,但是企业中的行业集中和国有比重对技术进步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贺聪、尤瑞章(2008)在研究企业的技术效率时,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索洛剩余法,对1994年到1997年和2001年到2005年期间工业行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为私营企业最主要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技术效率方面,而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

8、则不具备该显著优势。.....................二、关于国有企业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