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ID:2645089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_第1页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_第2页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_第3页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诊治疾病中不仅重视生理因素,而且强调环境、心理等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为提高治疗水平和质量,心理治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一项不可少的治疗措施,现就62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表现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05年以来住院治疗的6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4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5岁。在疾病不同过程中,因患者年龄、职业和个性、家庭环境不同,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其中:紧张焦虑者24例,抑郁消极者17例,安定积极者11例,敏感多疑者8例,盲目乐观者2例。在治疗和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我们深刻

2、地认识到,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有效的心身整体护理。2心理表现及护理2.1孤独心理护理患者离开家庭和工作单位住进病房,不熟悉病房环境,病友之间生疏,特别是冠心病急性期,在没有亲属陪伴的情况下,易产生孤独感。为消除患者孤独感,很快适应新环境,首先我们要热情接待,了解自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与预后。同时护士应介绍自己姓名,这样以缩短护患距离,有亲切感。在病员之间互相介绍,以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并鼓励家属抽时间探视病。2.2紧张焦虑多见于初次发病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这类患

3、者因住院后环境陌生、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等常规生活受到扰乱,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易烦躁不安,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迎接他们,耐心细致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治疗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要做好保护性治疗,病情控制后,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增加安全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减少紧张焦虑,并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来消除不良情绪。2.3抑郁消极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

4、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治疗上除药物治疗外,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安慰开导鼓励患者,帮助他们认识复发的诱因,学会预防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解释时,言语要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语速要慢,语调舒缓平和。对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应举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同时应争取家属的配合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2.4安定积极这类患者情绪相对稳定,对疾病有所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常用治疗方法,故能积极配合治疗,但希望有更好的办法来防治疾病,以便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以指导性心理治疗为主,向他们介绍先进、

5、简单、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保持安定积极心理状态。2.5敏感多疑这类患者对冠心病惧怕,坚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有时甚至把书上的症状想象成自己的症状,稍有不适就认为是病情加重,把一过性的头痛、牙痛、肩背痛、右侧胸痛均看成是心绞痛发作,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护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对他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是担心医护人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等,因此整日卧床不起,依赖性强,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解释和安慰,特别注意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消除顾虑,配合治疗[2]。必要时给予综合

6、性暗示疗法,包括心理支持、言语诱导,配合药物,强化暗示,使患者达到自我暗示,改善心理状态,消除敏感多疑心理。2.6盲目乐观这类患者对冠心病及应注意问题缺乏了解,对病情发展认识不足,或虽有认识却满不在乎,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医护人员应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知识,采用简短的语句、明确的词汇和果断的结论,使患者加强对冠心病症状、转归、诱发因素的了解,认识到即使在恢复期或康复期,工作及活动亦需要量力而行,特别注意肥胖、吸烟、高胆固醇等高危因素。3体会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

7、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建立信赖、合作、协调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只有取得患者信任后,才能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安慰疏导患者,改变护理对象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将负性心理变为正性心理,使其很快地适应患者角色,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战胜疾病。因此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对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