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

ID:26447898

大小:80.5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27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_第1页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_第2页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_第3页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_第4页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可编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药理学》全套复习资料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规律。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影响。四气的现代科学涵义温热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提高植物神经功能。2.提高内分泌系统了功能。3.增强能量代谢,产热增加。4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强心升压。寒凉药的现代科学实质研究1.降低植物神经功能。2.降低内分泌系统功能。3.降低能量代谢。4.减弱心血管系统功能。五味的现代认识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五味与其所含

2、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利于表证的解除。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有关。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机盐有关。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1.升降浮沉的概念与表现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本身的性味密切相关3.升降浮

3、沉的现代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能选择性提高兔、犬离体或在体子宫肌的张力。麻黄性辛、温属升浮,具有发汗作用。附子辛、热属升浮,有强心、抗寒、抗休克作用。?浙贝性苦寒属沉降,有镇咳平喘的作用。羚羊角咸寒属沉降,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作用。解表药概述1.功效与主治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外感风热。2.分类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细辛、防风等。辛凉解表药: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等。3.药理作用:发汗作用、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常用药物:麻黄、桂枝、细辛、柴胡、葛根麻黄1.功效;

4、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2.化学成分;左旋麻黄碱(占总生物碱的80~85%);伪麻黄碱,L-N-甲基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次碱;挥发油、I-α松油醇;鞣质等。3.药理作用:发汗、平喘、利尿、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解热抗菌抗病毒、4.现代临床应用支气管哮喘、预防、鼻塞、滴鼻、防治低血压状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5.不良反应:眼球突出、举尾反应、紫绀、兴奋、不安、失眠。桂枝1.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2.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油)、桂皮醛、桂皮酸等。此外鞣质、粘液质及树脂等3.药理作用:扩张血管、促进

5、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其他作用4.临床应用主治?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闭经、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现代临床应用①预防流行性感冒。②低血压症。柴胡1.功效:疏散退热、舒肝、升阳。2.化学成分:皂甙(a、b、c、d四种)、甾醇(α-菠菜甾醇、豆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r-十一酸内酯、对-甲氧基苯二酮等)、脂肪油和多糖,此外尚有生物碱、葡萄糖和氨基酸。3.药理:解热、镇静、镇痛、镇咳、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免疫功能4.临床应用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现代临床应用①上

6、呼吸道感染性发热。②咳嗽。③病毒性肝炎。④高脂血症。⑤流行性腮腺炎。⑥其他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多形红斑,扁平疣等。5.不良反应①中枢抑制、嗜睡、工作效率↓、深睡。②消化道反应、食欲减退、腹胀。③肌注可致过敏反应。葛根1.功效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2.化学成分黄酮类(大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7-木糖甙、4′,6′′-O-二乙酰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等)。3.药理作用:解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4.临床应用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清热药概述1.清热药的功效、主

7、治及分类概念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凉血。主治:各种里热证,也用于其他热证。分类清热泻火:石膏、知母、栀子等。清热凉血:犀角、生地黄、玄参等。清热燥湿: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清虚热;地骨皮、银柴胡等。2.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解热作用、抗炎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肿瘤作用、其他作用常用药物:黄芩、黄连、金银花、大青叶与板蓝根黄芩1.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2.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汉黄芩素等。还含有氨基酸、挥发油、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