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34481
大小:1.10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1-26
《对地理必修1课堂教学的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地理必修1课堂教学的总结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2)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二、在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一)课标的重要性1、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2、各类使用主体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和课标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要求教师教学设计必须以课标为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教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教学思路:(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整体性形成:各要素通过物质能量交换案例:生物/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演化中的作用。生物循环与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3)紧密联系的系统:
2、具备系统的两个新功能;案例:藏羚羊及其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与平衡功能。要素相互适应和制约,决定系统保持或演变。案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发展过程、湖泊演化过程。课标: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讲多了、讲深了,重教师推导、轻学生归纳。案例多,线索杂。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3、课标是对学生学习最终行为结果的规定,是考试说明制定的依据。(如教师选择课堂反馈习题或各类检测题时存在偏差)4、不同教师在课标理解和把握上存在着差异,较好地理解与把握
3、课标是教师搞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一)课标的重要性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案例一: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思考:(1)回忆课标要求和自己当时的教学设计。(2)解读“以……为例,说明……”这类课标要把握哪些原则?实质:课标向目标的转换问题。(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课标: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读:主题名词:自然资源目的名词:影响限定词:数量和质量、随生产力水平而变化外显动词:说明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目标设计:(1)通
4、过资料,分析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性。(2)通过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分析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另一目标设计:(1)通过资料,说出水资源的概念与时空分布特征。(2)通过资料,分析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3)通过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课标:举例说明某一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解读:主题名词:某
5、一自然要素目的名词:作用限定词: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变外显动词:说明再回首:我是如何进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自然灾害”的目标设计的?(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另一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目标设计(1)以北京为例,说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并简单概括其特征。(2)利用西北地区相关景观图片,分析说明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3)利用黄土高原相关资料,分析说
6、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对其地理环境演变的影响。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1、解读课标,设计目标中的常见问题:(1)窄化主题名词,变更主题概念。各气候因子对气候形成的影响不等同某自然要素(气候)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另外寒潮不等于自然灾害。对举例、结合实例…,这些涉及的下位地理概念的说明或分析不能提升到主题名词本身。对某一…对……的影响的落脚点放在了某一…概念本身,而非一般规律性认识。(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1、解读课标,设计目标中的常见问题:(2)把握不准外显化动词和目的名词,不当
7、确定掌握程度。说明要突出“明”,要说出有哪些作用及其基本作用过程。否则就变成了说出。“作用”即只需对要素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影响进行概括,如果对气候各种影响较多展开,那就变成“分析其影响”了。还用理解、掌握等内化性词语,目标描述不具备可操作、可测量性。(二)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1、解读课标,设计目标中的常见问题:(3)描述过程与方法过于笼统,改变课标要求的思维方式。几乎是课标的翻版,看不出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师设计的创造性。改变世界洋流规律的归纳过程,突出推导、映证、演绎的思维方式。(二
8、)从目标设计看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2、解读“以……为例,说明……”这类课标的原则:(1)课标确定的是概括或归纳式思维(教学)方式,通过案例一定要上升的总特征或规律性认识的高度。不能限于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本身。(3)突出学生“用案例来说明”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锻炼思维过程中提升分析此类问题的能力,实现在新情境中的能力迁移。(3)最好是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