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

ID:26413692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6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_第1页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_第2页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_第3页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_第4页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我国死刑的适用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保留死刑、少杀慎杀”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死刑政策,目前我国有些地方“重刑主义”有所抬头。在遏制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严打“依法从重从快”过程中,有判处死刑过多、轻率和量刑趋重的做法。甚至有的人或出于义愤,或为杀人灭口,对某些有立功表现可以判处死缓的罪犯也要求处以死刑立即执行。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我认为,我党“保留死刑、少杀慎杀”的政策至今仍符合我国的实际,也顺应了世界刑罚的发展潮流。在死刑的适用中,我们仍要坚持“少杀慎杀”原则。  一、“少杀慎杀”是我党对待死刑的一贯政策  人命关天必须慎之又慎

2、,这是我党对待死刑适用的一贯出发点。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对死刑的适用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从我国国情出发,为了维护革命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主张保留死刑的思想。但在这一前提下,又强调必须坚持少杀慎杀、严禁乱杀的原则。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建国后,这一原则一直贯穿在毛泽东同志对待死刑的思想之中。如1940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论政策》一文中指出:“应该坚决地镇压那些坚决的汉奸分子和坚决的反共分子……但是决不可多杀人,决不可牵涉到任何无辜的分子。”1948年1月18日针对当时农村土改运动中存在的多杀乱杀现象,毛泽东同志在《关

3、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指出:“必须坚持少杀、严禁乱杀。主张多杀乱杀的意见是完全错误的,它只会使我党丧失同情,脱离群众,陷于孤立。”在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凡介在可捕可不捕之间的人一定不要捕,如果捕了就是犯错误;凡介在可杀可不杀之间的人一定要不杀,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阐述了对待反革命分子“杀、关、劳、放”的综合治理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少杀慎杀的方针:“机关肃反一个不杀的方针,不妨碍我们对反革命分子采取严肃态度。但是,可以保证不犯无法挽回的错误,犯了错误也有改正的机会,可以稳定很

4、多人,可以避免党内同志不信任。”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少杀慎杀”的死刑适用原则,给我国的刑罚制度指明了方向。  刘少奇同志在建国初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逐步地达到完全废除死刑”的死刑适用观点。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保留了死刑但又限制了死刑的适用。在限制死刑方面,主要表现在“少杀慎杀、可杀可不杀的不杀”,既不抹杀死刑的积极社会效果,又不夸大死刑的作用。这些政策正确指导了我国的刑事工作,既符合我国的国情民情,又符合世界刑罚的发展潮流。  二、为什么要“少杀慎杀”  (一)“少杀慎杀”是实行“仁政”的表现  中国帝王被称为“天子”,古人讲“人命关天”,原因就在于

5、关系到江山社稷,虽然当时的统治者不象如今的文明社会一样重视人权、爱惜百姓的生命,但他们却关心自己的江山。隋朝的法典《开皇律》在颁行后删去死刑条款81条。著名的盛唐法典《贞观律》与《开皇律》相比,“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记”。据《旧唐书·刑法志》载,唐太宗贞观四年全国共处决死囚29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全国共处决死囚58人。盛世期间统治者均把限制死刑作为他们“仁政”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少杀慎杀”可以得民心  少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多数群众的同情。在杀人太多、多捕多杀的社会环境下,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少杀,有利于团结犯罪人的亲属。据了解,某省

6、一个设区市近几年内平均每年执行死刑200例左右。据调查分析,每执行一例死刑,会有12名左右的犯罪人亲友对党和政府持不满甚至仇恨的态度。党同这样一部分群众就成了对立面,就会丧失这部分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如此下去,若干年后,对立面将越来越大,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少杀慎杀”体现了刑罚的改造功能价值  我国的司法注重改造功能,注重反面教员的价值。坚持少杀慎杀,能使我们更有条件充分利用罪犯的反面教员作用,这一点具有十分重大的法学意义。建国初期我党改造日本战犯、伪满洲国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等成功的司法实践,对振奋民族精神,保持社会稳定,减少犯罪发生,都曾起到过

7、很好的作用。  (四)“少杀慎杀”有利于案件侦察和反腐的深入  “少杀慎杀”不仅可以给犯罪人一条自新之路,而且可以保存一批活证据,有利于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查。尤其是目前老百姓深恶痛绝的政府官员的腐败案件,一旦对犯罪人实行死刑立即执行,很可能会杀人灭口,失去查出更大犯罪分子的机会,让这些幕后人物长出一口气,继续逍遥法外。这使得反腐案件在不能掌握切实证据和处在复杂社会关系干预的情况下步履维艰。同时也会引起群众的误解和猜测。  (五)“少杀慎杀”可以尽量避免错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不复生,断不复续。死刑最大的缺陷就是错杀后具有不可挽回性。毛泽东同志用“杀头不象

8、割韭菜”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