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93837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2002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2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总论理论与方法继蒋大椿著文指出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原理存在理论缺陷(《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后,《历史研究》(1)发表了吴英、庞卓恒的商榷文章《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作者认为,从前苏联传过来的“唯物史观”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为适应当时苏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面临的任务而形成的理论模式,历史实践证实它确实有许多严重缺陷。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本身的正确性。作者从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三方面,阐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主张根据新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研究的新成果,重新认识唯物史观的科学真理,弘扬
2、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王也扬就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史观、人们创造历史与人民创造历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强调应将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研究,既要弄清经典作家的原著原意,又要客观看待某一理论观点产生、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关于唯物史观流行理论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6)。尚友萍认为,学界误解了《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有关社会形态的原意。按尚的理解,人类社会的生产发源于人同自然外界的关系与人与劳动条件的关系,所表现的所有制形式是经济形态;由源于社会生产并负载着人与人关系的经济关系结构起来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属于社会性态范畴。以前者为研究对象的是政治
3、经济学,历史学则以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并建立在社会形态基础之上(《经济学手稿》的误读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史学理论研究2)。李根蟠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依次更替的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应该坚持。不过,五种生产方式主要还是根据西欧的历史总结出来的。西欧经验有其特殊性,也包含普遍性。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公式套用,而应把它作为指南或参照,接受历史的检验,并获得修正和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古史分期讨论/史学理论研究4)。于沛提出《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史学史研究1),指出21世纪唯物史观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1、由于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4、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中造成思想混乱;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国内也出现认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的错误倾向;3、国外历史理论思潮大量涌入中国;4、唯物史观本身需要不断丰富自己。吴恩远、耿天勤主张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发展历史科学(见史学史研究1)。瞿林东肯定20世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入是中国史学最显著的进步。唯物史观要求研究整体的历史;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因而有规律可循;要求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推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的发展/史学史研究1)。黄
5、敏兰回溯《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性质的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介绍了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三种认识:历史学是科学;历史学是艺术或其他东西;历史学兼有上述二者的性质。雷戈探讨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为“历史即现实”,历史存在于现实,并对于现实而言是匿名的存在。主张通过现实去发现历史、确认历史、回到历史(历史与现实/史学月刊3)。姜桂石《浅论史学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史学理论研究1)强调史学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判断不可避免,但受客观世界的约束。因此,研究者应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结合起来,把握好客观历史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肖建新《论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黄宗智比较18世纪
6、英国与中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认为英国的工业革命起源于农业革命、原始工业化、城镇发展、人口行为转型及消费变迁等“五大变化”与煤矿业较早发展的偶合,而长江三角洲则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中国后来进入的现代经济发展道路和英国完全不同:即首先通过社会革命进行资本积累,尔后通过农村工业化来降低农村(部分地区)的人口压力。科大卫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手工作坊与雇佣劳动的发展并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有关资本流通的制度是否充分发展,才是讨论“资本主义萌芽”的核心所在。商业的制度化包括私人合约、家庭控股、无限债权等,也可包括公司控股、有限债权和股份的流动。前三者属传统世界,后三者属现代世界。以
7、私人契约为基础的机构在明清时期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有关集资项目的制度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国家对此不支持,也不为市场让路。1949年以前,中国有两次似乎开始走上向支持近代工业的工业银行发展的道路,但都没有结果(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经济史研究1;公司法与近代商号的出现/中国经济史研究3)。杨华山评述晚清的专利与官利制度,认为二者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作用(促进与阻碍)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过渡的特殊性(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二难困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