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ID:26390297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_第1页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_第2页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_第3页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_第4页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辱师门”事件谈对职校学生教育的反思摘 要:“辱师门”事件一时沸沸扬扬。本文从此事件中从各方面进行了反思:爱与严;宽容与纵容;惩戒与体罚;师道尊严与人格尊严。关键词:辱师门 反思 职业教育5月25日发生在北京艺术职业学校的“辱师门”事件,在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这些学生的行为,让许多人感到震惊、愤怒、悲哀……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教师,虽然我们身边没有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但拒不接受老师劝导,辱骂老师,甚至与老师动手的现象却并非没有。北艺的“辱师”事件,反映了不少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回顾自己从事职业教育以来的体验及所见所闻,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反思一:爱与严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

2、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老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爱学生?如果爱的太过分,爱的太随便,打打闹闹,嘻嘻笑笑,光爱不严,虽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却失去师之尊严,造成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老师关系好,我不做、不听,老师又不会怎样。如果对学生严厉一些,又难以走近他们,学生会对你敬而远之

3、。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把握尺度,注意方式。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因而,老师的爱是与严分不开的。老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

4、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严是爱的体现。反思二:宽容与纵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年少时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否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能否在错误中成长,能否不再屡次犯同样的错。所以,作为老师,要有一颗爱护和宽容之心,要包容学生的不同个性,甚至缺点,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学生的成长就是目的。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初中教育的三六九等使他们常落人后,经历了升学受挫的打击后,难免会有一些自卑、焦虑等心理。他们低着头走进职业学校的大门,不能再让他们低着头走出职业学校的大门。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需要更加小心翼翼的呵护他们敏感脆弱的内心。为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和激励他们,赏识他们

5、的点滴成功,以激发其自信心,更需要在他们犯错时去宽容和谅解,让他们在对自己的不断认识与完善中成长。但是,宽容应该是有限度的。如果一味地宽容并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滋生侥幸心理,那就是纵容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一向对班上的学生很宽容。我总是想以一颗爱心和耐心去说服和感化他们,直到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两名学生,好多次不假而走,每一次对他们教育之后,他们都会保证不再有下次,但还是照犯不误。终于,在考完技能等级证的那天晚上,走进教室让我大吃一惊,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回家后没有来,当然还包括那两名学生。虽然后来都打来电话,但那等于是先斩后奏。这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是不是我的宽容过

6、了度?一再的宽容并没有让他们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是屡教屡犯,那岂不是对其错误的纵容吗?再看“辱师门”事件:对课堂上的混乱,老师忍了;学生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忍了;学生的辱骂,老师忍了;学生把这段视频发在互联网上,老师也忍了。自始至终,老师一直说他们只是“淘气”,是“玩闹”……但这几个孩子道歉的时候,还是跟起哄一样,看不出,如此的宽容,是否真的让那些学生发自肺腑地悔悟了?作为教育者,我们该怎样做到宽容而不发展为纵容呢?反思三:惩戒与体罚以前的教书先生,桌上总是放着一把戒尺,如果学生不听话,就要挨打。现在,那是万万不能的。打,那是体罚;罚站,那是变相体罚;骂,那是侮辱学生的人格。这一切,早已经被

7、法律所禁止。我们摒弃了棍棒教育,是不是也意味着放弃了惩戒的权力呢?教育孩子,就像种树,我们的学生就像是一棵树苗,你可以每到冬天给他穿上棉衣,你可以给他适当除虫,但你也应该在必要的时候修剪枝叶,不能让他漫天滋长,修剪需要强制的力量,小树自然要忍受暂时的疼痛。适当的惩戒,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惩戒,才能让行为受到约束,才能对过错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课堂失去了强制约束,长幼就彻底失去了秩序,于是师道尊严在那些顽劣的孩子面前,真的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