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ID:2638850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_第1页
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_第2页
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_第3页
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作者:朱丕生宋朝玉高峻岭张继余  摘要介绍了两年三熟作物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以为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还田;栽培技术    随着小麦和玉米机械化进程的推进,机械作业水平大幅提高,小麦和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迅速增加,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虽然从机械技术方面达到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的要求,但是秸秆全量还田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栽培技术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造成土壤大孔隙过多,土壤与小麦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扎根不牢,根系架

2、空;二是玉米收获时,若秸秆含水量较低,还田耕作后,秸秆会大量吸收土壤的水分,造成小麦缺水;三是大量玉米秸秆还田,造成土壤碳氮比例失调,导致小麦苗期缺氮;四是翌年春天,气温、地温返升,秸秆腐熟过程中,大量吸收氮肥并释放热量,导致小麦出现弱苗或死苗现象,最终使当季小麦严重减产。根据生产实际改一年两熟制(夏玉米—冬小麦)为两年三熟制(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可解决玉米全量还田带来的诸多问题。笔者根据生产实际调研,将该技术模式总结如下。  1夏玉米栽培关键技术  (1)选用活秆成熟的品种,以保证在玉米收获时,茎秆挺拔,含水量高,有利于收获,将近于腐熟,减少损失。  (2)

3、田间管理于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贴茬直播,抢时播种玉米。如遇干旱,播种后及时浇水,浇足浇透。控制田间水分,防止苗期徒长,造成穗位升高,后期倒伏。在小喇叭口期,把小麦收获时的麦秸覆盖于玉米行间,以掩盖杂草、保持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生产。大喇叭口期至成熟,要保证田间水分供应,扩库增源,提高授粉质量,促进灌浆,提高粒重。  (3)收获。待玉米完熟后再收获,以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为准。这样比农民习惯收获时间延后7~10d,玉米产量可以增加10%左右[1]。  保证玉米收获机械动力充足,玉米粉碎后的长度不超过10cm。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与根茬均得到粉碎。于10月下旬至

4、11月上旬,及时采用深铧犁进行耕翻,将秸秆翻入土壤深层,深度不得低于20cm。  (4)闲茬越冬。耕前撒施尿素120~150kg/hm2,调节秸秆碳氮比,促进秸秆快速腐熟转化。同时也能作为春花生的底肥,之后进行闲茬越冬时期,以利于玉米秸秆完成腐熟,同时还有利于冻死越冬虫卵,减少翌年病虫对作物的危害。  2春花生栽培关键技术  (1)选种。选择高产稳产、果仁大、出米率高的品种,如丰花一号、花育17号、花育19号等。  (2)播种。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根据天气和地温回升情况,对闲茬越冬田施入底肥后旋耕,然后用花生扶垄机进行扶垄和适时覆膜播种。因田间秸秆较多,容易造成

5、蛴螬等地下害虫大发生,影响花生产量,因此播种前用40%甲基异柳磷,或40%多菌灵均按种子量0.2%拌种防治。  (3)合理排灌。一是根据花生生理需求的特点,在萌发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苗齐苗壮;苗期要控水炼苗达到苗壮;花针期(约播后40~70d)是整个生育期需水最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最为敏感,尽量保持正常水分供应;结荚期(约播后70d至收获)要使土壤处于相对干爽的环境,避免因水分过多,造成茎叶徒长而倒伏,土壤通气不良,甚至烂荚,产量下降,品质降低[3]。(4)适时收获。花生适宜的收获期,应根据品种和植株长相而定。一般来说,春花生播后135d为适宜收获期。覆膜田

6、花生,收获前15d,顺垄沟将残膜拣净,避免田间白色污染。要做到及时收获,防止落果、发芽,减少黄曲霉感染机会,收获后及时晾干,达到安全水分15%以下时贮藏,以防霉捂。  3冬小麦栽培关键技术  (1)播种。由于春花生收获早,腾茬早,为小麦适时早播,减少播量,提高冬前分蘖,为培育冬前壮苗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冬小麦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于10月1—10日根据墒情,采用精量播种或半精量播种。  (2)施肥。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将返青肥和拔节肥合并为拔节肥,只要不过于干旱,即可将生产中的返青期或起身期浇水改为拔节期或拔节后期浇水,以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防止倒伏,达到高产稳产的

7、目的。  (3)适期收获。过早收获会造成籽粒灌浆不充足,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过晚收获也会造成减产,还会影响玉米的播期。一般于蜡熟末期,茎秆变黄、籽粒较为坚硬且接近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为宜。  4小结  通过改一年两熟制为两年三熟制,解决了玉米当季秸秆还田量大、腐熟时间短且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发育的难点问题,提早了小麦播种时间,减少了小麦播种量,提高了冬小麦、夏玉米、春花生的单产水平,实现了作物秸秆2季全量还田后,持续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目的,做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以达到农民增收增效的目的。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