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

ID:2638756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6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_第1页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_第2页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_第3页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_第4页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关键词:传媒改革传媒公共性国家与社会民主公共利益[摘要]:本文以反思中国大陆的传媒改革入手,讨论三十年改革中遇到的部分理论问题,尤其是构成改革的目前困境的那些问题,由此引申出对传媒公共性的讨论,提出在此理念基础上,我们要重新确认改革目标,引领改革重新起步;传播研究也必须为改革的重新起步提供理论和思想资源。本文试图以这些观点构成一个整合专刊的思考框架。AbstractCriticallyappraisingChina’smediareforms,thisarticlediscu

2、ssesseveralkeytheoreticalissuessurfacedinthe30-yearsofreforms,especiallythosethatconstitutetheconundrumofthecurrentmediareforms.Throughthisdiscussion,thisarticleexplicatesthepublicnatureofthemedia,arguingthataediamustbethebasisforsettingnesandre-launchingth

3、ereforms.MediaandmunicationstudiesinChinamustoffertheoreticalresourcesforrejuvenationofthereforms.cChesney,1999),市场不以这些原则的民主内核为必要条件,也不具备实现这些原则的充分内力。如何形成这个超越?在此过程中需要甚么性质的国家政权?需要甚么类型的国家权力?如何建设起有稳定结构和自主力量的社会以制约国家权力?这些是为传媒改革切入正题必须探讨并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传媒改革再起步,需要解决这些三十年

4、来一直回避但又触及的问题。传媒及其话语的公共性传媒改革在党-国主导下以“国家法团主义”模式所展开的利益博弈,其中并非一定包含了公共利益作为参与一方,也并非一定以公共利益的形成和表达作为目标。在缺乏市民社会作为群体利益的酝酿和成形的场所、缺乏公共领域作为利益的表达和商议之平台这一条件下,更有可能的是,“公共利益”的概念成为政治运作的话语资源,被掌握话语权的利益团体用来策略地遮蔽其利益的个别(团体或阶级)性,以获取在利益博弈中的优势,正当化(legitimize)其个别利益的最大化。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这样的话语运

5、作或者试图揭示这种话语的遮蔽性,集中体现在对传媒公共性的讨论(如方延明,2006;汪晖、许燕,2004;张金海、李小曼,2007),以及在传媒这个平台上出现的有关公共性的话语。改革三十年后,传媒的公共性之所以得到特别的关注,首先因为它是传媒改革中的一个核心命题,涉及改革再起步需要探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尤其是前一节所指出的构成传媒改革困境的那些问题。其次,在现实的场景下,这个命题具有双重的针对,一是正日益成为现实的危险,即在传媒产业化过程中,政治权力和资本相沆瀣,攫取传媒资源以实现其集团或阶级利益;二是现实,即

6、党-国政治权威自命为公共利益的唯一代表,将”党-国”等同于”公共”,将传媒服务于其政治控制等同于传媒的“社会效益”,以此正当化它对传媒内容的严格控制。因此,对传媒公共性的讨论,不能停留在“公共性为传媒的基本或根本属性”这个抽象的命题上,而是要展开对传媒体制、实践和话语的历史场景独特的分析。以这样的路径,林芬和赵鼎新(本期,页93-119)论述了中国新闻传媒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显示传媒有亲和社会运动的倾向,甚至不惜在社会运动所针对的问题上直接与政府冲突,这与西方主流传媒边缘化社会运动的倾向不同;雷蔚真和陆亨(本期

7、,页143-166)分析了新闻中“舆论监督”话语的演变,并显示,其中传媒的独立意识和为民众代言意识日渐清晰;郭中实和陆晔(本期,页167-191)勾勒了“报告文学”的事实演绎的历史轨迹,揭示出其中隐含的从向党-国表忠、进谏,到在党-国的政治权力场域内运作,再到以公共利益为基础而立言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孙玮(本期,页71-92)叙述了大众报纸所实践的媒介话语中,其主体由读者到市民再到公民这样的角色演变,以及包含其中的大众报纸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和职能期许。这些论述显示,传媒的公共性,体现于

8、传媒的话语和话语实践,以及它们所赖以展开同时又隐含其中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包括这种关系的现实存在和规范期许(normativeexpectation)。也就是说,这些论述的背后,是以下的理论认识,即传媒的公共性,指的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简单地来说,它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媒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公众;第二,传媒作为公众的平台必须开放,其话语必须公开;第三,传媒的使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