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87210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6
《和谐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的探究与思考——谈新课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谐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的探究与思考——谈新课程一、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载体。课堂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空间,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一切的学校文化都可以从学校的课堂里发现。所谓课堂文化,是指在特定课堂空间中师生教学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总和。课堂教学之所以是一种文化,是因为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和技能,又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然而,课堂中的文化主要是由课堂与课堂活动的创造者----教师和学生来决定的。课堂文化往往是
2、内隐的,深层次的。其凝聚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之中,凝结在人及关系之中。具体来说,课堂文化包括支撑着教学活动的根本理念、价值取向,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思维方式,以及维系师生交往活动的人际氛围和精神氛围等,它是课堂教学的内核。而教师对学生、对知识、对教学、对目标等问题的教育学理解,决定着以上课堂文化内涵是否能成功构建成的关键。 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者认为,课堂文化主要包含以下三点特征:第一,生命化的课堂文化。生命化课堂的实质是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赋予学生生命成长必备的共享的核心价值观;赋予学生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使课堂
3、教学活动富有生命的意义。即首先必须承认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把学校里的学习与社会密切联系,使个人的发展真实地与社会进步紧密相关;第二,智慧型的课堂文化。其中包括学习内容的智力挑战与充实,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创造性、自然生成性和智慧;第三,有效性的课堂文化。有效性,是课堂文化的技术标准。有效性的课堂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差异性,即不求人人都会,但求人人理解;不求个个全对,但求个个进步。二、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文化的内涵《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英语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能
4、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教育部,2001)。可见,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新课程标准在确认英语作为工具性学科的同时,还强调了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因此,英语课堂的文化应体现在由原来的“一元”性文化(工具性学习)向“二元”性文化(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转变,体现了语言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回归。从本质而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和“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到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目标的达成度。“学生怎么学”即学生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愉悦。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学
5、生的课堂体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师生体验生命价值的课堂文化。三、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和谐性的几个要素1.课堂教学内容的文化构建:体验性和生成性。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的学习,教师应首先关注学生学习内在认知规律,这是课堂文化有效形成的关键问题。根据皮亚杰和奥舒贝尔(Ausubel)的关于人的知识内在构建规律的观点,语言学习的构建主要体现在激活(Stimulate)→输入(Input)→内化(Intake)→输出(Output)的
6、四个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内容文化的有效形成,必须处理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教材中“无生命”的语言材料输入教师脑中,与教师的个人阅历和专业知识融合,教师应有选择性提取“有生命”的、可理解的教学内容;第二个层次是这种“有生命”、可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交互,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再次融合,生成为学生所接受的、融入学生生命活动的“活”的学习内容;第三个层次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把内化的语言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出,生成更有生命价值的知识和能力,达成语言实践的目标。可见,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体验性和动态生成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选择
7、输入知识内容时,应从学生真实生活的话题与内容,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经验入手,选择“有生命”知识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先验知识与经验,进而有效地学习新授课文的知识,并且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训练学生语言技能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是贯穿整个课堂文化的重心。 2.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化构建:互动性、多元性和协商性。根据交际语言学习法(municativeApproach)的观点,语言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互动(Interac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