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80468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数学课改中的几点误区及反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改中的几点误区及反思论文【摘要】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浅述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几种方【摘要】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浅述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几种方法和点滴感受,以供同行借鉴。【关键词】数学;课改;误区;反思【Abstract】Inteaching
2、shouldnotandcannotrequirestudentstospeakonthesamequestionseveralalgorithms,otheraticsisthestresses"optimization"andalgorithm"optimization"impliesarequesttofindthemostsimple,themosteasy,fastathematicsteachingmethodsanddripfeelingsforpeerdraatics;Curriculum;R
3、eflection几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呈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对这几点误区谈谈自己的看法。1.互动与热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话、互动”一词越来越多地跃入人的视野,引起老师的高度关注。于是,许多课堂出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和对话的精彩场景,课堂成了儿童开放、丰富的学习世界。然而,在摆脱传统课堂观后,亦有一些课堂出现了“为动而动、表面热闹
4、”的现象,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北后留下新的值得深思的问题。1.1课堂上,只要学生一答对问题,在老师的积极倡导下,就会响起整齐划一的击掌声,“嗨嗨嗨、你真棒”的表扬声。在这里,掌声不绝,喝彩声不断。1.2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围绕着一个问题,或大声高论,或窃窃私语,或放声说笑,教师穿梭其中,教室里嗡嗡嗡热闹非常,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在说什么。1.3大量的音像图片资料占据课堂,充盈学生视听觉,丰富的教学手段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接受着老师预设的价值取向。反思一下,如果说上述现象就是“对话、互动”,
5、那么,还要追求什么“学生发展”?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这是一种变味的“活”,走了样的“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动起来,课堂要活起来,但更重要的是质量要高起来。判断一堂课,学生是否真的动起来,不是看形式如何,不是看热闹程度,而是看课堂上是否有高质量的教学活动。真的动起来的课堂,表现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思维活动,表现在孩子愉快地感受醋畅淋漓的快意,表现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另外,课堂也需要“静”,因为安静会营造自由的空间,任思维驰骋,任想象放飞。课堂上,我们主张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6、动手,合作交流,同时又强调“布白”,给学生留下一片思维空间,在这片空间里,要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不浅尝辄止。2.多样化与优化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主要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可见算法多样化并不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一般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我构建防止学生思维僵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服务的。应该明确“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面向个体,尤
7、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遇到同一道题可有多种思路多种解法,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而“多样化”是面向群体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或最能理解的一种算法,同时在群体多样化时,通过交流、评价可以吸取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同一题说出几种算法,否则只是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曾经看到一些低年级的计算课上,讨论一道计算题,出现了10种、20多种的算法,教师还一个劲儿地给予鼓励,临下课时,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其结果是班上思维迟缓的一些学困生确是眼花缭
8、乱、无所适从,产生了干扰。这种情况是不是我们鼓励的个性化呢?我认为不然。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诚然,在多种算法中,有的并不见得有优劣之分,如20以内退位减法,无论是用“破十”“连减”或“用加算减”的方法,都很难说孰优孰劣,儿童完全可随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又如长方形周长的求法,有的愿意用“(长+宽)×2”的方法,有的则用“长×2+宽×2”的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