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80261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有效教学问题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有效教学问题与思考陈兆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15003)新课程产生了很多新理念,这些理念在积极地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着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多成效,在这场改革中,一些人能明确课改方向,积极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与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既丢掉了传统教学中的文化瑰宝,又“形”象“意”不象地“贯彻着新课程理念”.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有关问题情境的教学谈一些笔者的见闻与思考.1课标中关于问题情境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设计有如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参见文[1])高中数学课程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参见文[2])以上说明,新课程更加强调数学应用,因而教材中增加了很多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一方面引发学生形成意识——所学知识来源生活实际,有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研究新知的先导,通过实例构建数学概念、或使学生初步认识所学知识.合适的问题情境产生“四两拨
3、千斤”的作用,而当前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厚”、“重”且“深”、“远”的问题情境,有很多情境“千斤拨四两”.2怎样的问题情境是合适的?案例1在一次平面几何课上,上课一开始,老师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一步能跨出3米吗”6?一位学生被提问,他起立后茫然不知所措,本能地答到:“不能”,老师继续问:“为什么呢”?学生在尽力想象着老师想要他说什么(此时学生因没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只能猜测老师的意图),但不知如何回答(听课中笔者也在想,不能!但怎样回答“为什么”呢?).老师请了第二位学生回答,学生没任何反映,再请第三位学生,一点回音也没有.这时老师有点急了,连忙提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
4、习的内容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呀”!……且不说这样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倒要问“问题情境”到底作什么用?本来一个通俗的问题情境是为引出某个数学知识服务的,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如何解决呢”,“其实就是一个数学问题”,……案例2在一次代数课上,上课一开始,老师先作如下统计:“同学们,我现在统计一下大家对语文、英语、数学这三门课的学习兴趣,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门课”.“请喜欢语文的同学举手”,学生在犹豫,要不要举手呢?有一部分同学举了手,老师统计人数后再问:“请喜欢英语的同学举手”,同样,学生犹豫后,陆续地有一些学生举了手,老师统计人数后最后问:“请喜欢数学
5、的同学举手”,班上一下子有很多同学举了手,部分同学看到大家都喜欢数学,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想想又举起了手.老师说:“刚才我就语文、英语、数学这三门课的学习兴趣,对同学们进行了分类,合并成三大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合并同类项”……一节课就这样五分钟过去了,且不说这样的问题情境对所学知识是否科学合理,也不说就知识层面而言对学生认识是否有帮助,单从学生心理来分析,我想学生一定在以下矛盾心理中度过了这段时光(关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之一——感情、态度、价值观):(1)一时也说不清,好象都喜欢,哪一门最喜欢?真的说不清楚,就随便举举吧(让初一学生一定要分最喜欢哪一门,从学生学习心理看不是很合适的,为何
6、不倡导或暗示学生“我们都喜欢呢”!).(2)统计喜欢语文(或英语)时举过手了,但报数学时又觉得不举手有点“对不起”老师,还是也举举吧(这对“合并同类项”的教学起反面作用,尽管教师强调了“最喜欢”,但还是有学生举了两次手).6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吗?这样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学习新知(“合并同类项”)有帮助吗?记得2001年刘云章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举过一例,他说教师在教学生每一个知识点时,尽量要让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如为何要合并同类项呢?一天早上你妈妈让你去买早点,要求你为你爸爸买2个大饼、3根油条,为你妈妈买1个大饼、2根油条,为你自己买1个大饼、1根油条,你买时是这样按三人要求
7、分别买吗?——人人都知道要“合并同类项”.这是一个多么“生动自然”的生活问题情境呢?旧课程中没有问题情境吗?也有!只是新课程倡导大家挖掘出更多更切合生活实际更贴近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由于新课程中倡导“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现行课堂教学中一般有以下研究模式:一、问题情境;二、数学活动(意义建构);三、数学概念;四、数学应用;五、巩固练习.而这种模式目前已被部分老师八股化,尤其是一些公开课,部分教师首先要“挖空心思”找寻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