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5700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点滴体会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点滴体会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师爱 论文摘要:教师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养成教育,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以宽厚的师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健康品质,促使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快他们成长的脚步。 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做人的任务。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附近农村和外来农民工子女,后者约占三分之一,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面对一群参差不齐、操着各种方言的孩子,尤其是读到他
2、们抒写着迥异生活经历的文字时,我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工的下一代身上,有着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坚韧、自立与自强,也比别的孩子多了几分敏感、孤独和渴望。如果说每一个少年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么这块土地不仅需要知识的种子,更需要精神的阳光雨露。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于客观环境和地域教育差异的影响,农民工子女的知识底子普遍偏低,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尤其明显,不少孩子甚至到了初中还不能把26个英语字母认全。成绩的差距和生活环境、社
3、会地位造成的心理上的压抑、自卑,让他们比别的孩子更敏感、脆弱。青少年最主要的时光大都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的,学习不好,做人做事就可能会缺乏信心。因此,以学习习惯为突破13,从激发思维能力人手,拓展到做事、做人和主动创新等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为语文老师,我将培养读书和交流习惯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源,在低年级开设了每节课前的“讲一个好故事”,“名言和名人故事”,高年级逐渐变成“佳作赏析”和“社会评论”。每天一人,由学生轮流上台,师生一起做评价。在这个活动中,使大多数学生感受到读书的
4、吸引力,渐渐养成主动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在演讲、评价、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克服了胆怯、不善言辞、思维局限等缺点,敢于大胆思考、表述和展示。读书交流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更健全了心灵。. 语言是交流和学习的必要工具,查字典是准确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必要手段,其中可以贯穿“认知——辨析——使用——引申扩展”等丰富的语言学习过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重要,随时查字典不仅能夯实语言文字基础,还能培养认真严谨的求知态度,让学生受用终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举多得的教育途径。教师要把握每一个细节中的教
5、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做准备。 二、激励和赞赏是养成教育的风帆 也许是受“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老师习惯于明察秋毫地发现学生的缺点去批评提醒他改正,而把肯定和赞许都默默留在心里不轻易表露。久而久之,孩子因为进步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赞赏,容易产生懈怠和颓丧心理,使之前的许多努力付之东流。 其实,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将自己的长处尽情彰显出来,都渴望上进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赞赏对于优秀的学生可能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其他人,尤其是成绩较差或性格孤僻、内向、敏
6、感的孩子,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赞扬,一个真诚的微笑,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化之功,甚至能温暖和改变他们的一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儿童对于教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学生在被关爱的同时,也会爱他们的学校,爱他们的班集体,爱他们身边的人。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锁,需要用适合的钥匙去打开。一百次苦口婆心的教训和喋喋不休的讲解,不如一句适时的赞美或巧妙的鼓励、点拨。教师的微笑和赞赏可以变成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洒向学生心田的甘霖。 三、宽厚的师爱是养成教育生根开花的土壤
7、 虽然感情并不能取代教育,可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充满感情。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背井离乡,或许几经迁移,他们更迫切需要一个被接纳认同的环境,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助关系,希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在这个过程中的经历可能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加之与父母、朋友沟通的缺失,不少孩子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或对事物认识极易产生偏颇,或逃避和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给学校管理、家庭教育乃至社会带来潜在的危机。 谈心是师生交流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
8、,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在倾诉、辩解、发泄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向学生传递解决某些问题的思想、方法,让他体察人生存在的正确方式、生活的目标和追求过程的意义,“润物细无声”地引导他用理性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而谈心时教师应注意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做倾听者和引导者。用“我觉得……”、“我建议……”、“你认为有道理吗?”等等来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讽刺、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