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ID:26327142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6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_第1页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_第2页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_第3页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_第4页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诚信的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探析 1、引言法律和信用是维持市场秩序合理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现在,法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而对信用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与法律相比,信用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一个没有信用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其人格化的过程中也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为良好的信用关系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作为企业的企业家,如何建立起与其密切交往的消费者、生产者以及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产品销售以及其自身的经营业绩。因而,充分发挥企业家

2、的积极性,使企业家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企业信用建设的领跑者,才能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由于这种信用关系的建立与企业家的声誉是密不可分的,尤其在200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在目前影响企业信用的各项因素中,认为企业家声誉对企业信用“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经营者占96%以上。因此,正确认识企业家声誉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家声誉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家诚信经营,实现“以德从商,以诚经商,以信成商”的目标。    2、建立企业家声誉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声誉机制(Reputati

3、onInstitution)    是介于单纯建立在重复关系之上,依赖博弈双方自我实施的声誉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施保障的国家司法系统之间,或者依靠社会规范,或者依靠缺乏强制力的私人司法系统来组织实施的围绕合约执行而开展开的有关社会社会成员商业行为的信息纰漏、纷争的仲裁、欺诈行为的惩罚等活动的规则和程序的总称。那么何为企业家声誉呢?李春琦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声誉包括名声和荣誉,它是在通过其生产的产品与消费者多次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所形成和具备的消费者对企业家的一种信赖关系。在经营市场上,企业家声誉既是企业家长期成功经营企业的结果,又是经营者拥有的创新、开拓、经营

4、管理能力的一种重要证明。进一步的,我们把企业家声誉机制概括为:一种制度和规则的设计和安排,这种安排可以促使企业家重视自己的声誉,因而会诚信经营以使自己的声誉免于受损。    其实,自亚当。斯密(Adam.Smith)以来,经济学界一直把声誉机制作为保证契约诚实执行的重要机制,但真正把声誉(Reputation)引入数学模型中并加以阐述发展的却源于80年代以后博弈论的发展。经济学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研究了声誉的价值,认为企业家追求良好的声誉是为了获取长期收益,其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由于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各方履行职责只有基于相互信任

5、,而相互信任的前提是多次重复交易,长期的信任就形成了声誉,当然,如果没有长期化的行为也就不会存在企业家的职业声誉。另外,企业家追求良好的声誉从经济学的角度还可以理解为企业家对人力资本增值的预期,这有利于增加企业家在职业经理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资本。而在管理学看来,企业家对声誉机制的追求是为了满足Maslo&Roberts)的声誉模型和霍姆斯特姆(Holmstrom)基于法玛(Fama)思想建立的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克瑞普斯等人的声誉理论的提出源于关于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和垄断厂商提供产品或服务质量之间关系的讨论。[8]Kreps&eyer&Vickers)相

6、关推导)假定经济中只存在两个生产阶段,t=1,2;每个阶段的生产函数为:①式中,∏t为产出,αt为经理的努力水平,θ为经理的经营能力,(假定与时间无关),Ut是外生承机变量(如技术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假定αt是经理私人信息,∏t是共同信息,θ和Ut是正态独立分布的,均值都为零(E(θ)=E(Ut)=0),方差均为和;进一步假定随即变量U1和U2独立,即COV=(U1,U2)=0,假定经理是中性风险者,且贴现率为0,因而可用下式表示经理的效用函数:U=W1-C(α1)+W2-C(α2)  ②式中,Wt为经理t期工资,C(αt)为努力的负效用。假定C(αt)

7、为严格递增的凸函数,C‘(αt)=0.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如果股东经理签订了一个显性激励合同Wt=∏t-Y0,Y0与∏t与不相关,帕累托一阶最优就能实现。风险成本等于0,经理的最优努力水平为:C’(αt)=1,t=1,2.但上述结论成立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尽管股乐和经理都可以预测到∏t,但法庭证实∏t,因此将Wt与∏t联系起来分析是不可行的。现假定这样的显性激励合同不存在,经理只能拿到固定工资。显然,若委托——代理关系只是一次性的,经理将不会有任何努力工作的积极性,由C‘(αt)=0得到αt=0.但是当代理关系维持两个时期时,尽管经理在第二的积格性,尽管

8、经理在第二阶段最优努力仍然为α2=0,但经理在第一阶段的最优努力水平大于0.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