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324466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萨缪尔森最后的来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萨缪尔森最后的来信/布丁通讯2010-01-0423:05
2、阅读(1715)
3、标签:萨缪尔森,中国
4、字号:大 中 小萨缪尔森来信中国“遗憾的是,萨缪尔森先生此次中国之行并未成行,但是他带给大家一封亲笔信,并由佩德罗·雷诺教授代为宣读。”2008年12月6日上午10点,因为身体原因,保罗·萨缪尔森并没有亲自出席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石化厅举行的首届全球管理论坛,可没想到,一年之后的2009年12月13日,却从大洋彼岸传来萨缪尔森病逝于马萨诸塞州家中的消息。这封名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言”的信件,可以视
5、为一代经济学巨匠萨缪尔森给中国最后的来信。所幸,包括成思危、李荣融、吴敬琏等在内的台下就坐政经要人,以及笔者,皆见证了这一由国际管理学会前会长雷诺代为宣读来信的历史时刻。作为主张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结合的凯恩斯学派领军人物,萨缪尔森因一本《经济学》而成为全球经济学爱好者之师,同时,1915年出生的萨缪尔森,不仅目睹了一战后美国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柯立芝繁荣”,而且也见识过1929年华尔街股灾过后,20世纪全球所经历最大萧条的巨大破坏力,乃至二战后,由全球化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周期
6、复苏的全过程。也是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经历了“黄金十年”和紧接着的“滞涨时代”,乃至2007年由“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而与其对垒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前苏联,也已于1989年解体,并采取“休克疗法”走上了全盘市场化道路,一度陷于混乱。在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则让中国走上了一条对企业放权让利,同时政府又适度宏观调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相比于俄罗斯全盘市场化的悲惨结局,最近三十年中,曾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改革取得了骄人成绩。毫无疑问,中国正在走一条既有别于完全市
7、场经济,又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新道路。为此,萨缪尔森在其逝世前2个月,还在《全球化能否得到救赎》一文中,谈及中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远未完成,这位自称走“中间道路”经济学家的来信和见识,亦对今天站在改革关节点上的中国有着太多现实启示。 从哈佛到麻省“左派和右派的思想家们喜欢用极端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这不是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作风。”1998年10月,萨缪尔森在麻省理工学院为其将要在中国出版的《中间道路经济学》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无意间,这也道出了萨缪尔森一生经济学研究道路和思想
8、演进轨迹。作为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城一个犹太人家庭的萨缪尔森,起初并非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相反,他20岁在当时美国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大本营的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学士学位,其后,他进了哈佛大学,并亲眼目睹他50岁的导师阿尔文·汉森向“凯恩斯引进者”转变的过程,此后,萨缪尔森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阵营倒戈。萨缪尔森于1941年完成《经济分析基础》的博士论文,并因为他一贯高傲的态度而在哈佛大学遭受冷遇,于是,他便到了当时经济学专业名气并不大的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哈佛大学有理由感到后悔。1947年,32岁的萨缪
9、尔森获得了美国首枚专为年轻经济学家所设置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1970年,因其“对提升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的贡献超过了任何一位当代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成为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奥特·埃克斯教授说,哈佛失去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二战后萨缪尔森发现,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用的经济学教材里尚未涉及二战,也很少谈及凯恩斯的新经济学,“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学生经常是一副目光呆滞的样子。”当萨缪尔森这样说,他的系领导便请他写一本新教科书,于是,后来注定要疯传全世界半个世纪的《经济学》,
10、便开写了。“我的网球搁置了”萨缪尔森说。1950年,由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第一版《经济学》,总共销售出了12万册,但是,萨缪尔森很快便受到了分别来自于马克思主义者和工商界的攻击。马克思主义者说,他们对书中的资本主义倾向感到不满,工商界则担心书中的社会主义倾向和亲政府的姿态。“事实上,你右脸被打时的疼痛,会随着左脸再被打一下而减轻。”萨缪尔森就这样回应。这已经不能阻止他的《经济学》风靡,由于萨缪尔森在书中运用了简单的代数和图形,进而简化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及至后来半个多世纪中逐步风靡全球,以4
11、0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1000万册,影响了整整两代人。有如他的书超越他所有经济学前辈的成绩,萨缪尔森对自己也相当自信。获得诺贝尔奖后,萨缪尔森无比自豪地自比为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和天才的数学家高斯。他说:“我对我写下的每一章、每一篇论文、每一个注释都非常满意。” 萨缪尔森的中国启示“可以肯定地说,完全自由的放任主义,不仅会导致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发展到完全不必要的程度,而且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衰退与经济不景气,还有投资性金融泡沫与狂躁的价格暴跌危机。”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