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ID:2630610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_第1页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_第2页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_第3页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及相关因素夏小红周代蓉齐晓红马兵【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50例老人中有26人(52%)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关键词】空巢老人;抑郁症状

2、;相关因素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结构的演变,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已经超过2360多万〔1〕。这些老人退休后,人际关系发生很大改变,生活中出现很多空缺,而子女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左右,促使空巢老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抑郁症状的发生对老年期常患的其他躯体疾病起到促进作用,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2〕。本文旨在分析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妥善解决空巢家庭带来的种种问题提供基础资料。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7月至10月期间,分别对长春市朝阳区50例空巢老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其

3、中空巢老人组男27例,女23例,非空巢老人组男24例,女26例。两组调查对象年龄60~90〔平均(72.4±11.2)〕岁。  1.2调查工具采用由Brink等创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DS),根据得分情况由低到高分为正常、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3〕,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析相关因素。  1.3调查方法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由笔者对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方法,并做到知情同意。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书写障碍者由调查者向研究对象逐条询问并代为填写。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

4、、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  2结果  2.1抑郁症状发生率全部受试者中GDS得分≥11分26例,其中空巢老人26例(52%),轻度抑郁18人,中重抑郁8例,非空巢老人3例(6%),均为轻度抑郁,表明空巢老人发生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  2.2空巢老人组不同性别、年龄抑郁的发生率性别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5,P>0.05),具有可比性。各年龄组之间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χ2=46.77(P0.001)。见表1。表1不同年龄、性别抑郁症状发生情况  2.3空巢老人组不同经济、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与子女关系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各组间抑郁症

5、状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祖孙同住、与子女关系差、经济状况差、离婚或丧偶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相应组别。见表2。表2不同经济、婚姻状况等与抑郁症状发生的关系  2.4空巢老人组不同的身心状况者抑郁的发生率身心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症状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3。表3身心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系  2.5空巢老人组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职业者抑郁的发生率无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盲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相应组别。见表4。表4不同兴趣爱好、社会交往、文化程度、职业者抑郁发生率  3讨论  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可导致严重的情绪异常、

6、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4〕,极大危害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和生存质量。本组资料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再次证明抑郁是城市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空巢老人而言,离退休是其生活中的一大变动,牵涉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人际交往等;子女离家形成空巢是其老年生活中的又一大变动,引起了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中的两大变动,无疑会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症状。本研究分析显示,年龄60~70岁、经济状况差、与子女关系不和谐、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少、文盲等人群,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相应组别。因此,应提供机会和条件让老人走出家庭,回归社会,鼓励老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7、文 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广交朋友,培养种花、养鸟、钓鱼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走出抑郁的阴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