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第3单元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8哪吒闹海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组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学习课文,体会哪吒所具有的为民除害、伸张正义和与恶势力英勇斗争的精神。3.边读课文边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练习讲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主人公的勇敢和强烈的正义感。2.分析重点句。教学课时两课时。第(1)课时课型:【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确10个字只识不写。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生字交流预习情况。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1)读准字音混:“混”在“混天绫”中的读音是“hún”,另一个读音是“hùn”,组词为“混合”。“兴”在文中“兴风作浪”的读音是“xīng”,另一个读音是“xìng”,组词是“高兴”。即:读音是“jí”,不是“jì”。另外读准平舌音“澡、罪”,翘舌音“称、治、扔”等。(2)注意字形霸:注意上面是个“?”,不是“雨”。晃: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是个“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扔:“扔”字
3、右边是“乃”,不是“及”,最后一笔是撇。2、查词典,解释词语。随即:表示紧接着前一动作或情况之后立即发生,相当于“随后就”。火焰:火苗。 胡作非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波浪。 机灵:聪明伶俐;机智。摇晃:摇摆。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专业知识分享WORD格式整理(4)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2、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一自然段:哪吒决心治治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气。第二自然段:哪吒带着法宝跳到海里,龙王派夜叉查看。第三自然段:哪吒打死了夜
4、叉。第四自然段:哪吒打败了三太子。第五自然段: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故事起因的句子。2、组织学生研读。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1)用“因为……所以……”表达句子。(2)想象“兴风作浪”的情景,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进行破坏活动的?如掀大浪打翻小船等。(3)哪吒要治龙王父子说明了什么?说明哪吒有很强的正义感,同情关爱老百姓。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勇敢的孩子。3、指导朗读。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为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
5、邪恶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会复述这个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二、导入新课解题:《哪吒闹海》题目中有一个描写动作的词语,是“闹”字,围绕这个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1)为什么闹?(上节课已解决)(2)怎么闹?(3)闹的结果是什么?三、复习上节课学的内容为什么闹?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祸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这是他闹东海的原因。四、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哪吒是怎样闹海的?1、学习第二自然段“一闹”。(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3)哪吒做了什么?画出表示他的动作的词语。(跳进、取下、摆、掀起)(4)东海龙王是怎么做的?巡海夜叉是海里
6、的小鬼,他出去查看会怎么样?请看书上的插图。专业知识分享WORD格式整理2、学习第三自然段“二闹”。(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3)哪吒做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理解“身子一闪”“躲”“随即”“取下”“扔”。(4)什么是机灵?哪吒的机灵体现在哪儿?哪吒很勇敢,夜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下子就被哪吒打死了。(5)得知这一切后龙王是怎么做的?学习第四自然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三闹”。(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你能把他们交战的情景讲出来吗?(4)画出关键词语。 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
7、三太子紧紧裹住。 “一纵身”“趁势”说明哪吒的反应很快,身手矫健灵活,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小英雄。4、小结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描写了哪吒闹海的经过,掀起滔天巨浪,打死夜叉,打败了三太子,收拾了龙王父子,为百姓出了气。5、指导朗读。五、学习第五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闹”的结果。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不敢做坏事了。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胡作非为”“太平”的意思。六、总结全文1、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写哪吒大闹东海,制伏龙王,使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的事,赞扬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