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

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

ID:26258741

大小:77.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5

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_第1页
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_第2页
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_第3页
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与家长的相处方法秋瑾小学金三角校区王小萍前不久,碰到一位我曾经教过的学生K,K现在是一位响当当的企业家。见面之后,K自然把我这位当年的老师赞许了一番,而后向我叹说了一段“苦经”。K说他儿子已上一年级了,可开学不到一个月,因儿子顽皮又与同学打架,K就被老师叫到学校。儿子的老师诉说K怎么教育儿子的,K被老师像批评小学生似的批评了一通,K觉得儿子不争气,让K很失面子。像这样的事例,也许我们会不少看到,孩子犯错,家长与孩子一同受训。学生打架,学生不做作业,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把家长叫来,劈头盖脸地一起训斥。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一次也许家长能忍受,两次、三次,家长感到反感,家

2、长心里会想:这样的教师除了告状训斥之外,还会什么?有的家长甚至会与教师发生争执。久而久之,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上难免产生分岐和矛盾。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协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呢?一、寻访家长要尊重,做到不伤感情。教师与家长要建立起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家长。尊重学生家长,要求教师对学生家长以礼相待,不能以为自己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以傲气十足的态度待学生家长。只要学生的成绩和表现稍有不好,就把家长召来训斥,把学生所引起的不良情绪统统向其家长发泄。教师可以向家长提出要求和建议,但这种要求决不是发号施令,决不能是命令式的。上海育才中学名誉校长段力佩曾说:“如果家长从教师的

3、回答中听到的全是他孩子不好的方面,那他就会下意识地产生反感,怀疑教师对孩子有成见,因而采取与教师不合作的态度。”教师把家长召来,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和学生家长一道实事求是地分析,共同研究方法,因此作为教师,不能训斥、指责家长,更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坏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二、对家长多报“喜”少报“忧”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为了不让家人担忧,在外的游子往往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学

4、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都想从老师嘴里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好消息。教师能否迎合家长的心理,做到多报“喜”少报“忧”呢?平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孩子不听话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很少听到说:“哪个孩子有进步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长此以往家长只要一听到是老师的电话,直接反映就是我的孩子在校不听话了。可我认为孩子不听话可以告知家长,但更多地要把学生的进步告知他的家长,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进步的方法,对家长来说也是最想听到的话,这样家长下次就希望老师多跟他联系。班中的夏宇晨同学由于父母离异,学习习惯

5、偏差,作业时常不做,有时甚至会逃学。记得三年级时接任时,因学习上的事与家长沟通,他父亲总是不太愿意。经了解,以前他来校总是没有好事情,弄不好还要遭受老师训斥,他也承认自己管不了孩子。那次在四川汶川地震募捐活动中,我发现夏宇晨同学虽家庭条件不好,但他拿出了全部积攒的零花钱,捐了35元。当即我就打电话给他父亲,表扬了他的儿子有善心,他父亲听后高兴得不得了。之后只要该生有一点进步,我总会发短信告知他父亲。这样一来,这位家长愿意主动跟老师沟通了,也愿意听从老师的建议多花一点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了。现在夏宇晨同学杜绝了逃学现象,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在我的教育工作中,只要学生学习进步,成绩

6、提高,竞赛得奖,我都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给家长报报“喜”。许多家长听到这样的消息对我千恩万谢。这样老师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三、对待家长要一视同仁。在班级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各不相同,教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尤其是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现在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民工的孩子。教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有位农民工家长曾告诉一位记者:“我们的孩子一到学校就被冠以了„外地务工农民子女‟名号,我很担心他们在学校被人瞧不起。”他们希望社会不要嫌弃他们这些外地务工农民的子女,在校要同样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心。因此教师在

7、处理学生问题时,做到一碗水端平,绝不能偏袒其中一方,而怠慢另一方,否则很容易引导家长的不满。有一次班中外地学生陈建的妈妈气冲冲地找到老师,说班上的一位大队委员对他的儿子说了这么一句话:“外地人怎么生出这样的孩子。”显然她觉得这话侮辱了他们的人格。当即我就了解了情况,虽说陈建有错在先,但是在处理这件事时,切不能因为这个学生平时的表现差,而把其他学生的行为性质淡化,在整个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与学生的谈话,与家长的沟通都秉承了一个原则:“分清是非,公正合理”,事情解决后,这位家长没有任何的怨言和异议。因此,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