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

ID:26182059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5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_第1页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_第2页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_第3页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_第4页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盛京时报》标点演变考察-->1.绪论1.1研究背景现如今我们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已经趋近成熟,标点符号已成为书面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标点符号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很丰厚,例如,从语言学角度对现代文学新式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进行探寻,研究标点符号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的功能与作用;研究从标点的教学应用角度对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偏误,标点符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也有研究从标点演变史角度,对新式标点符号百年演变进行研究分析,对中国历史上的标点符号规范化进行研究,这些标点符号的研究都已经很完善和完整了。标点符号的发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2、,从古代的符号开始,发展到旧式标点符号,与旧式相比而言的新式标点符号。本文主要阐述新式标点,新式标点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初期,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胡适、陈望道、钱玄同等人开始倡导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并提出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使用的必要性。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新式标点符号在全国各地方报纸、杂志、书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青年》更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白话文与新式标点使用的重要阵地。胡适、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中倡导新文学,提倡使用白话文,他们认为白话文中必然要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新青年》在1918年1月第4卷名为《本杂志所用标点符号

3、和行为的说明》的文章中郑重提出“杂志从第四卷就开始使用新式标点,并改良行款,但在两年时间里使用仍是偏偏一律,因此需要改良从第7卷第1号起新式标点符号和行款,标注新式标点。”这篇说明本身也恰恰使用了新式标点。“除了《新青年》,胡适等人也在《东方杂志》《学生杂志》等其它报纸、杂志上大力倡导使用新式标点符号。各地爱国学生团体、有着进步思想的报刊纷纷仿效《新青年》《每周评论》创办白话文报刊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新潮》《少年中国》《晨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等报刊纷纷也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体采用白话文并在文章中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尝试,在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

4、和团体间已经蔚然成风,“仅1919年就出版400多份白话报刊,到1920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比较著名的大报刊也都采用白话文新式标点符号。”在新式标点倡导初期,具有影响力的报纸,如《申报》《大公报》并不采用任何标点符号,但随着新式标点的推广和使用,它们也逐渐地接受并采用起新式标点符号。可见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与新式标点符号对当时大报也有很大的影响。.........................1.2研究意义标点符号是辅助语言文字的符号系统,它有自己特定的意义和作用,标点符号又分为标号和点号,两者之间所起作用不完全相同。标号主要标注句子的性

5、质,点号在句子中作用主要将句子分隔开,能够分清句子层次,使句子不会出现歧义,并且能够表情达意。介于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它的使用对于任何作品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报纸这样讲究时效性、传播信息的传播载体,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效率低,读者对于文章理解也可能出现歧义。在报纸的副刊或文学作品中标点对于表情达意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标点符号有着重要意义。《盛京时报》是在东北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报纸,中下正治曾这样评价当时的《盛京时报》,“发行量一时竟达两万份以上。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销售量虽然一时激减,但不久以后又恢复旧观,直至战争结束,仍执东北报纸之

6、牛耳。”从中下正治对《盛京时报》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盛京时报》在当时东北地区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研究《盛京时报》使用新式标点情况具有代表性,能够分析出当时东北地区报纸对新式标点的使用情况。当时东北地区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信息流通并不通畅,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盛京时报》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情况与同时期其它报纸相比有何不同,对了解东北地区其它报纸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情况有着重要意义。《盛京时报》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态度同样能够推断当时东北地区对新文化和新事物的接受程度。.......................2.新式标点在东

7、北报刊出现的背景2.1新式标点界定本文所谓“新式标点符号”,不是指现在意义上的标点符号,而是指在民国时期经过一系列文化运动的推广与提倡,并最终由政府统一规范形成的“新式标点符号”。所谓“新”是相对于民国时期传统意义上的“旧”式标点符号而言的。1919年4月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胡适等人向当时政府教育部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下文皆称《议案》)。此《议案》中提到的标点符号有两层含义:一是“点”的符号;一是“标”的符号。“点”即是点断,是用来点断文句,使人能够明白句中各部分在文法上的位置和交互的关系的,这些都可以称为“点的符号”又可叫做“句

8、读符号”。点号(即“,”或“、”)的用处最大也是最复杂的,经常用于连接,或同类词间隔。“标”即标记,用来标注词句的性质、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