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

ID:26166622

大小:4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5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马立诚(来源:《领导文萃》2008年20期)改革开放30年,气象万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我今天提出一个思路和框架,梳理和概括30年的历程,这就是“30年来的四次大争论”,也就是四次大突破。也有学者说是三次大争论,这是偏重从经济领域着眼的。我认为,如果把政治、文化、经济各领域综合起来看,可以说是四次大争论。这四次争论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过去的争论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到今天利益的博弈已经凸现出来,还有就是改革的技术层面也有争辩,比如医疗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有时,这三者交织在一起。二是过去往往一锤定音,今天可以说是多种声音的表达和平衡。第一次大争论:

2、“两个凡是”还是改革开放?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两个月,我骑车经过天安门,看到东观礼台前墙贴出一条刚刷好的大标语:“强烈要求恢复邓小平三副一正职务!”三副一正,是邓小平“文革”后期复出时,在1975年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和解放军总参谋长这四个职务。这幅标语表达了当时全国的民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语呢?1976年3月底4月初,天安门广场爆发了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运动。4月5日,运动被镇压,388人被捕。4月7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决议。这个决议说:“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和邓小平最近的表现

3、,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矛盾,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显然是一个冤案。但是,民众的呼声很快遭到了压制。1977年2月7日,经华国锋主席批准,两报一刊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两报一刊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这三家报刊的联合社论是当时最高宣传权威。社论一出来,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央最新工作方针。这个社论提出这样一个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两个凡是”。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凡是”的近期目的,就是阻挠邓小平出来。更广泛的含义,则

4、是继续神化毛泽东,不许人们对“文革”那一套理论提出质疑。5月24日,当时尚未复出的邓小平批评了“两个凡是”。他说,“两个凡是”不行。如果要讲“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天安门事件合乎情理的问题。两个月之后,在党心、民心的强烈支持下,邓小平恢复了三副一正职务,但是“两个凡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大家知道,针对“两个凡是”,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先是于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第二天,《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第三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我简略介绍一下

5、这篇文章的诞生过程。当时,中央党校展开了一个活动,就是总结“文革”期间的“党内路线斗争”。怎么判断路线斗争的是非呢?学员中出现了两个标准,一个是以毛泽东指示为准,再一个就是“文革”的实践为准。两个标准显然打架。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党校研究室决定写一篇文章,说判断是非只能有一个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这就是实践。由孙长江执笔的这篇文章接近完成的时候,《光明日报》送来一篇南京大学胡福明写的文章,题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请党校帮助修改。最后由孙长江把两篇文章捏在一起,就整合成了见报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不是单纯阐述理论,它的现实针对性很强。比如文章说:“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

6、、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这显然是针对“两个凡是”的。文章发表之后,遭到了“凡是派”人士猛烈指责。当时压力非常大。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了支持。5月30日,邓小平说:“现在,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莫名其妙。”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开了36天。会议由华国锋主持,原定议题是讨论经济问题。但当时成千上万的冤案压在人们头上,非常紧迫。开会第二天,陈云就提出六个问题,包括薄一波、王鹤寿、彭德怀、陶铸、杨尚昆等同志的冤案应该平反,天安门事件应该平反等等,引起强烈反响,参加会议的同志纷纷响应,并且提出了

7、更多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比如“二月逆流”冤案等。这就打破了原来的议题。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北京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和通稿,为天安门事件平了反。会议开到11月25日,华国锋讲了10点,包括天安门事件应该平反,撤销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文件,为薄一波、陶铸、杨尚昆等同志平反等等。25日之后,很多同志在会上发言,点名批评汪东兴在真理标准讨论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压制讨论。接着,在会议上,围绕真理标准讨论问题又展开了长时间激烈交锋。辩论的结果是,“两个凡是”失败了,实践标准胜利。邓小平在这个会议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