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26170
大小:48.4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中考语文新闻类试题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新闻类试题答题技巧(附例题)一、拟标题。拟标题是给出一段新闻,要求学生给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这种题很多,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把握的程度,也就是考察学生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如: 例1、给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能超过10字。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
2、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工程安装了26台70万千瓦的特大机组,年发电可达847亿度。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 拟标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读新闻时,要抓新闻的主要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导语。通过阅读这则新闻的导语,我们就知道它主要是讲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了。我们抓住这一句内容再缩句就得到答案了:“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二、补写类。 一般有补写导语与补写结语。补写导语就是在给出的新闻上空缺新闻的导语,要求学生补写出新
3、闻的导语。补写结语就是所给新闻空缺结语,要求补写上结语,补写结语也就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小结,这种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补写导语的如: 例2、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
4、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2005年5月19日《彭城晚报》,有改动。) 这种题也是考察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因为导语是新闻的开头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做这种题时,首先抓住新闻的主体部分,再浓缩它的信息,压缩语段就成功了。或者抓住新闻的标题进行扩展,因为新闻的标题也是新闻的主要内容,只不过是更浓缩些,更概括些,它是新闻最核心的内容。这段新闻的导语就可以写为:“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三、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就是为所给的新闻概括主要内容。如: 例三、请将下列
5、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里就是考察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大概内容的能力。其实我们读后就可以知道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讲“我国成功进行珠峰登顶测量。 四、语言交际运用类。
6、 这种题实际就是一种情景交际题。阅读有关材料后,按情景写出有关人物的语言。如: 例四、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回答。(4分) 据《成都晚报》2005年6月3日报道: 胡强昨日早上7时40分左右,骑着电动单车上班经过九眼桥时,被身后一辆飞驰而过的自行车连人带车撞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看清楚前面骑车的人是一个身穿校服的男孩,他大声呼喊:“同学、同学……”但对方没有停下来,反而加快速度骑走了。 胡强只得收拾散落一地的东西准备离开。他突然发现,电动车的车头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书包!这一定是那个男孩倒地时不小心掉下来的。 虽然上班迟了,但胡强还是拎着书包径直来到了本报。胡强
7、一边往受伤的脚踝上贴“创可贴”,一边说:“我想,这个学生掉了书包一定很着急,希望能帮忙找到这个学生。把我撞倒了固然是他的不对,但如果不还他的书包就是我的不对了。”打开书包,作业本上写着小张的名字,以及年级、学校名称。记者随后与小张的学校取得了联系。中午小张和母亲匆匆赶到了报社。 面对此事,母子俩感慨万千,他们有许多话想对胡强说。根据当时的情境,他们会怎样说呢?请你替母亲和小张分别向胡强说几句话。(回答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要得体) ⑴母亲对胡强说: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