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ID:26094379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4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_第1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_第2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_第3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_第4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运用摘要:本本文根据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阐述了如何选择和运用三种不同的思维策略去解决物理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策略;选择和运用   思维策略是指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总体思路,是带有原则性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主体接触问题或目标后的思维决策选择。根据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是探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关键。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重视形象思维的功能,

2、运用表象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所以,选择通过表象这种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解决物理问题是符合初中生学习物理思维特点的。例如,在应用浮力和密度知识解答:“同一根密度计漂浮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上时,根据密度计浸入液体中深浅程度不同判断哪一种液体的密度大?”“同质量的实心铅、铜、铝、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哪个受到的浮力大?”教学中若对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不加以引导,学生遇到上述问题后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形不成正确的思路。教学中若能唤起学

3、生模型表象或图画表象,呈现出同一密度计漂浮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浸入一深一浅的模型及4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表象,进而运用表象进行推理和思维,问题的解决就会容易一些。对第一个问题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推理得出,密度计漂浮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都等于重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式F浮=G排=ρ液·g·V排推理得到,F浮不变时,ρ液大的则V排小,密度计浸得浅些;ρ液小的则V排大,密度计浸得深些。对第二个问题应用密度公式ρ=m/V推理得出,质量相等的4个金属球,密度ρ小的则体积V大,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式得知

4、,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不同物体。V排大的则F浮大,由于浸没时V排=V物,所以,体积大的金属球受到浮力大。学生可把解决上述问题的表象——“同个漂浮体,浸得浅的对应液体密度大;同质量的密度小的体积大,排开的液体多(浸没时),所受浮力大。”熟练地记在自己的脑子里,用它解决诸如“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改变吗?船是浮上来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等问题就容易得多,也快得多。由此可见,具不具有相应的表象,能不能够在表象之间进行相应的推理,对初中生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二、渗透抽象思维方法,运用“分析、比较、抽象

5、、概括”方式解决问题思维策略  教学中既要重视形象思维,重视表象的作用,又要不失时机,适时地向抽象思维过渡,重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选择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式,渗透抽象思维方法,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思维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高度。例如,对于电阻概念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从而使学生掌握电阻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实质。首先分析,对于同一导体,当V变化时,I也变化,但U/I不变,经过抽象得出该比值与电压U和电流I无关;其次,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对于

6、不同的导体,U/I不同。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每一导体本身都存在一个U/I,不同导体U/I不同。因此,U/I是一个既与电压U无关,又与电流I无关,而只与导体本身有关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了导体本身的一个本质属性。那么,它表征了导体什么属性呢?继续让学生探索,当电压U一定,U/I大时,电流小;当电压U一定,U/I小时,电流大。可见,U/I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我们定义R=U/I为导体的电阻。例如,电阻概念的教学,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着重讲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运用分析、比较

7、、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高度。  三、激发直觉思维形式,运用“立体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正确引导学生选择运用“立体思维”方式研究概念或解决物理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并利用它来多方位理解体验研究方法,对启发思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进行“电阻的并联”教学时,一是从实验角度,让学生动手实验,测出干路电源和两端电压,算出总电阻R并把它与R1、R2值比较。二是从理论角度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并联总电阻与支路电阻的定性关系1/R=1/R1+

8、1/R2。三是引导学生从电阻定律角度理解该部分知识;并联电阻相当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电阻变小。这样引导学生多方位理解、体验研究方法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将起到较好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把研究R与R1、R2关系的三种不同思维程序和方法应用到解决物理问题上,也可利用公式1/R=1/R1+1/R2的关系解答,还可从电阻定律内容出发分析得出结果。学生可以在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多角度地审视同一物理问题的同时,依靠直觉选择最佳的解答问题的途径。  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初中生侧重运用上述三种基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