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ID:26076054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职学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职业教育者,更应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畏难情绪较重  职业教育一直被看做是“学不成”的第二选择。来就读的学生多是升学困难户,以及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普遍基础差,知识欠账多,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不强。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负担,恐学、厌学、甚至逃学,“破罐破摔”。  2.人际交

2、往障碍  中职学校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内向孤僻,封闭自己,不愿与人交谈,喜欢独处,对新环境有抵触情绪,不愿主动与外界接触。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较低,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他们与父母很难沟通,害怕与老师接触,与陌生人不知如何交往。  3.不正确的恋爱观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但却缺乏生活阅历,对爱与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加之无升学压力,远离父母,容易产生恋爱行为,也就容易产生恋爱心理。这包括:早恋、单恋、失恋等状态。中职学生恋爱情况比较普遍。对爱情有向往,对异性有好奇心,但缺乏正确的恋爱观,异性交往缺乏理性,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3、发展。  4.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差  情绪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尚未成熟,情绪易走极端,成功得意时,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失败挫折时,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差。  5.盲从和逆反同在  随大流、没主见,“不听话”、常与家长、学校和老师“对着干”,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等,这些是部分中职学生的真实写照。这种与常规背道而驰的抵触情绪与反常心理往往来自于盲从心理和逆反心理在作祟。  6.就业心理问题  就业是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中职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对比大学生

4、来说,中职学生就业优势相对较弱。就业问题给中职学生带来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心理问题的出现,说明中职学生心理素质不高,之所产生以上这些问题,其存在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与学生的自身情况有着,而且与这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有以下说明。  1.中职学生自身主观原因  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5~18岁之间,属于青春期。这段时期也是少年儿童进入成人行列的过渡期。由于其生理、心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2.中职学生家庭原因  首先,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会形成不良行为。家庭若采用骄纵溺

5、爱的方式,或干脆放任自流,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其次,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育。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中,单亲、离异家庭学生相对较多。再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中,家庭困难的学生仍有许多。如果家庭教育引导不够,一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就会浮躁、自卑,进而产生偏执、虚伪的心理倾向,悄无声息间诱发一些心理疾病。  3.中职学生教育环境的因素  首先,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其次,教师的不当教育会引起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部分教师无法在立身行事上为学生做到示范和表率

6、,从而让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屑情绪。  4.中职学生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社会风气、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中职学生还处于成长的阶段,认识处于模糊状态,进而就会对他们形成教育上的误导。另外,在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良的场所,也是引发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如何有效地矫正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可实施以下一些策略。  1.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给学生创造和谐环境  良好健康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潜能和积极性的发挥,形成向上的自我认知,有利于自

7、信自尊人格的培养。为此,学校要加强各方面环境建设(校园环境、班级环境、课堂环境、宿舍环境、就餐环境、活动环境、实习环境等)。  2.活动渗透,从容生活  学生情感的体验要依托活动的开展,学校要积极寻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让学生的身心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1)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学校应想办法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关爱活动、读书活动、运动会、文艺活动、专业技能大赛等等,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将使学生们在学校内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敢于拚搏的心态。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体深化性辅导的过程

8、。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