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产奶牛早期疾病诊断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产奶牛早期疾病诊断及护理[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A[]1003-1650(2016)06-0240-02引言新产奶牛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历很大的生理变化,例如子宫复旧、体重下降、对钙和能量的需求增加。而奶牛在此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疾病,主要包括酮血病、子宫炎、蹄病、低血钙、胎衣不下和真胃移位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直接会影响奶牛的产后配种、受孕、产奶等,还会导致胎间距加长,从而造成牛场不能正常生产,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新产奶牛早期疾病的诊断与护理,分析这几类疾病的病理机制、提出治疗对策。1新产奶牛早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面已经提
2、到过新产奶牛的几种早期疾病了,下面以一些主要的疾病来具体分析其主要症状及治疗方法,希望通过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来更好地进行新产奶牛的护理。1.1奶牛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衣滞留。临床表现为母牛分娩后,过了8到12小时仍然排不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1.1.1病因临床常见的病因为:①孕后常出现感染性流产或者散发性流产,进而导致子宫内感染。②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布氏杆菌病的奶牛易患胎衣不下,此外,子宫迟缓、胎膜积水、胎水过多、双胎、产道及子宫受损,难产、早产等均会引起子宫收缩无力,进而出现胎衣不下。③热应激、围产期低血钙。还有奶牛产前缺乏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与
3、易患胎衣不下。④长期使用外源性皮质激素类固醇也会引发胎衣不下,例如地塞米松。⑤在舍内呆的时间过久,缺乏运动,居住的环境脏乱差。⑥在干奶期营养过剩或过少而导致母牛过胖或过瘦。1.1.2症状胎衣不下可分为部分不下和全部不下。部分胎衣不下一般不易发现,表现为一部分从子叶上脱下并断离,其余部分则停滞在子宫腔和阴道内,还会出现弓背、举尾和努责等现象;全部不下则是全部胎衣停滞在子宫和阴道内,仅少量胎膜垂挂于阴门外,其上还有脐带血管断端和大小不同的叶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新产奶牛而言,养牛者对新
4、产奶牛往往抱有极大的期望,他们期望新产奶牛能够生出健康的犊牛,然后在最快的时间恢复到原来的身体情况,达到产奶高峰,能够再次产出大量的奶来满足需求,并在两个月内再次受孕。事实上,奶牛在产后属于疾病易感阶段,做好早期的疾病诊断和护理工作,对奶牛产后的体质恢复、疾病预防等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A[]1003-1650(2016)06-0240-02胎衣不下在初期没有全身的症状,但过了2小时左右停滞的胎衣便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恶臭液体,腐败分解的产物被子宫吸收,从而出现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
5、食欲减退,乳汁减少等。1.1.3防治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药物主要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例如注射垂体后叶素,也可注射催产素。手术剥离则是产后72小时以后进行的,要确保小心细微。1.2真胃移位1.2.1主要症状真胃移位主要表现为体温正常,精神稍沉郁,脱水,眼窝下陷,食欲减退,瘤胃蠕动减弱,牛渐消瘦,肚腹缩小等,此外,听诊时在左侧肩端水平线的9到11肋骨之间有明显的钢管音。该疾病通常在产后21天内发生,并且常发生在头胎牛。1.2.2治疗采用手术治疗,基本步骤为术前保定、麻醉,行左右腹壁切开术整复固定真胃,做好术后护理。1
6、.3奶牛酮病1.3.1主要症状①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两种。②3到6胎牛多发,发生于产后3到6周,产前产后8周也有可能。③病牛顽固性消化障碍,食欲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体温一般正常,产奶量下降,牛日益消瘦。④神经症状表现为初期兴奋、吼叫、顶撞乱撞、听觉过敏、耳竖立、视觉障碍等。⑤有的则卧地不起,类似于产后瘫痪。1.3.2诊断①常发生于围产后期。②化验呈低血糖高血酮;酮病测试试纸条检测尿呈阳性。1.3.3治疗①补糖:注射50%葡萄糖500-1000ml,每天1次,连用2-4天。②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进行肌肉注射,隔天1次,连用2次。③对有神经症状的牛
7、:皮下注射25%硫酸镁100-200ml,每天一次,连用3天。1.4子宫炎1.4.1主要症状产后15日,奶牛仍未复旧,排恶臭的液体或脓、当子宫颈口关闭下,脓性分泌物排不出,奶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脱水。1.4.2治疗①肌注速解灵20ml,连用3天,肌肉注射乙烯雌酚20mg,一天1次,连用3天。②静注25%葡萄糖、地塞米松、葡萄糖酸,灌服优补钙、健胃药、人工盐、小苏达等。2新产奶牛保健护理的建议2.1加强母牛产后护理新产奶牛在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后生理发生变化,身体变得虚弱,极易患上各种产后疾病,因此,产后要及时给母牛补充营养,以恢复体力,
8、促进血钙恢复,促进子宫修复。2.2加强饲养管理要合理配置日粮,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