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

ID:26054004

大小:6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4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_第1页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_第2页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_第3页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_第4页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一九八四年,恩师傅衣凌教授正值治史五十周年之际,不幸突罹大病,卧榻诊治。在人主旅途的最后四年岁月,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发展奋斗不息。在病榻上,他坚持指导博士研究生和国家重点项目《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等集体研究工作。亲自审定出版了由他主编的《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1987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和《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史部分)}第七册(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发表总结自己治史经验的论文和札记,热情地为后辈学者的新著写序。并为自己的《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

2、》两部专著作最后的定稿。这两部遗著,后者巳由人民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问世,前者也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拟通过这两部遗著的修改定稿过程,结合其他文论,阐述傅衣凌教授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和贡献。一《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原名《论明清时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傅衣凌教授1965年间为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经济史专门化学生授课时的油印讲义,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明清时代封建土地所有形式和地主经济,下编论明清时代农民经济和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经过补充润色,投稿于上海人民出版社,文革动乱中,不幸毁失。1971—1973年间,他刚“解放”

3、不久,即据讲义再度重写,扩充为六章:一、引言;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形式:三、明清地主阶级和地主经济;四、明清农民阶级和农民经济;五。明清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斗争;六、农民生产的成长与后期封建经济社会。1975年,因白寿彝教授之请,原稿由北京师范大学铅印成册,内部传阅,作为编写《中国通史》多卷本讨论明清社会经济的基础。1979年,他又对铅印本作了修订,充为赴美讲学的讲稿。傅衣凌师写作《论纲》,意在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进行考察,探讨明清两代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他指出:“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论述,我

4、们不能象过去史学界那样仅限于土地所有形式的发展和变化,更重要的,还当注意到这所有制支配下,农民被剥夺的情况。也就是说,必须从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和地主之间的阶级关系作为中心的课题。既要谈到地主,又要看到农民,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①]①把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纳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框架之中,是傅衣凌教授治社会经济史的一贯特色。这本书可以说是总结式的论述。但是,由于原稿写作于文革前夕和文革中不免留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痕迹,拨乱反正之后,他不断反思,准备对全书作重大的更正,并改名为《论明清时代的土地关系》,但因不久身患重病,未克进行,只好

5、对最后二章作了修改,其他部分基本上保留原貌,以便让后辈学者了解到老一辈史学家在当时逆境中奋斗的足迹。傅衣凌教授晚年对《论纲》的修改,最大的改动在于对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的处理,摆正了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清除了简单化、公式化的影响,着力于揭示中国封建时代阶级关系的特征及其在明清时代的表现。他认为中国封建时代,在阶级内部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又构成各种不同的等级、等第,即是不同的阶层或集团,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错综复杂,是束缚于封建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束缚于天然生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是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尽管压迫者和被

6、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可是它不象资产阶级时代那么尚单化,他们是以人身的依赖性为特征,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集团之间潜存着一种宗法或信仰的纽带。明清时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市民经济有所发展,地主经济和农民经济都较发达,构成封建经济的多样化,为中央集权制创造了一个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这时的阶级关系错综复杂,阶级斗争方式多种多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既有反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斗争。抗租运动,又有反抗封建政权压迫的抗粮,抗官斗争,还有随着封建后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出现了城市民变和奴变以及手工业者的

7、反抗斗争,在反对中央封建统治者和地主的斗争中,不仅有农民,富农,城市居民,也有一部分从统治集团分裂出来的低层士绅分子以及成为剥削者的豪奴的参加,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混淆在一起,搞乱了阶级阵线。如清代后期的捻军,兴起在苏皖鲁豫四省边区,这个地方适处于黄淮灾害的中心,地瘦民贫,而地主经济却极为发达,那里的聚落形态是以土围子为中心,拥有千亩、万亩的地主,比比皆是,贫富悬殊,割据势力又颇为强大,他们平日筑圩立寨,拥有地方上的莫大权力,造成“富绅结捻”的局面,因此捻军的领导者,多是地方上的强宗大姓或士绅阶层中人物,他们与封建势力仍保持着千丝万

8、缕的联系。第二,注重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分析农民运动的类型和性质。中国虽然是一个地区广大的封建大帝国,但是由于历史的和自然地理条件等等因素,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