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自省思想管窥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

ID:26050258

大小:5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4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_第1页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_第2页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_第3页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_第4页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家自省思想管窥摘要:自省思想是儒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修养方法,它要求人们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儒家认为,善于自省是“圣人”和“君子”的美德之一;自省的内容主要有德性和学识两方面;对于人的一生来讲,时时自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需要非常严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自省的目的在于塑造理想的人格。剖析、学习儒家的自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自省思想方法精神文明自省是儒家所倡导的十分重要的修养方法,它指人的自我

2、反省、自我省察。这种修养方法要求人们经常反省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辨察、剖析其中的善恶是非,开展自我批评并进行自我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学识水平。自省思想贯穿了儒家学派的整个历史。孔子表述过“内自省”的思想。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修养方法,影响十分深远。孟子则提出了“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易传》把自省、修养称为“修省”。后来的思想家又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责己”说,这相当于现代人讲的自我批评。宋、明以后的思想家则用“省察”一词来表达自省思想。儒家的自省思想不仅是源远流长的,而且是非常

3、深刻的。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一“圣人”和“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形象,在儒家思想当中,理想的人格形象就是“圣贤”之人,即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等美德的“圣人”、“君子”。儒家认为,善于自省和自律是“圣人”和“君子”的美德之一。比如《论语》中记载:“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P178)孔子认为,“君子”是无所畏惧的,因为“君子”的言行是无愧于良心和

4、德性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2](P5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贤人,应该学习他的美德,并努力赶上去;看见不贤的人,则应以其缺点为鉴,并自我检查,有没有类似的毛病。这是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和规劝,同时也反映出孔子自身的美德。韩愈认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2](原毁.P60)韩愈通过古今的对比,阐述了古之君子的美德。古之君子善于自责,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

5、别人则宽容而简约,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们自省的标准很高,也就无暇去责人;而现在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对别人过于苛刻,对自己则要求甚少,这样,自己丧失了上进的动力,别人也失去了“为善”的信心。元代的许衡说:“责得人深者必自恕,责得己深者必薄责于人,盖亦不暇责人也。自责以至于圣贤地面①,何暇有工夫责人。”[3](P370)善于自省、自责的行为是美德,不善于自省、自责,惯于责怪别人则是不好的品行;善于自省、自责的人可以成全别人的仁善之举,相反,不善于自省、自责的人则会发展自己的不良习气。“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

6、者适以长己之恶。”[3](P371)明代的湛若水认为,君子的全部内涵,只不过是反省、“反己”而己,他说:“君子之学,反己而已。反己,则见其不能不愧于天,故不怨;见其不能不怍于人,故不尤。”[3](P374)由此看来,善于还是不善于自省,成为区分“圣人”、“君子”与“小人”的一道分水岭。二儒家认为,自省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又是十分具体的,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善和学识。如果对其进行概括,可以分为德性和学识两方面。在辨察自己是否有违背德性和学识的言行时,应以“圣贤所言”为依据和标准。曾子

7、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P5)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善于自省,每天多次自我反问:替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心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心实意呢?老师传授的学问,是不是复习了呢?曾子认为,自省的主要内容是“忠”、“信”、“习”。孟子认为,“君子”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就在于居心不同。“君子”居心在仁,居心在礼。他说,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横蛮无理,那“君子”一定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不然,他怎么会有这种态度呢?反躬自问以后,我不存在非礼非仁的言行,那人仍

8、然如此横蛮无理,“君子”一定又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反躬自问以后,我也实在是忠心耿耿,那人仍然横蛮无理,“君子”就会说:“这个人不过是狂人罢了,既然这样,那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该责备什么呢?”[4](P595)在这里,孟子认为,反省的内容应是“仁”和“礼”。孟子又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4](P882-883)他认为,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的,便引以为最大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