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ID:26044009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4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_第1页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_第2页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_第3页
资源描述: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松辽盆地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10个阶段:缓慢裂陷和快速坳陷-加速裂陷和快速坳陷-减速裂陷和慢速坳陷-慢速裂陷和快速坳陷-加速裂陷和加速坳陷-减速裂陷和减速坳陷-裂陷、坳陷终止和缓慢反转-快速反转和快速差异坳陷-慢速反转和慢速差异坳陷-反转停止和坳陷终止.构造发育演化的结果形成了"下断中坳上隆顶平"的盆地结构."中坳"部分沉积的可容纳空间,54%来源于盆地基底的长期伸展坳陷;"上隆"部分沉积的可容纳空间,31%来源于盆地基底的受压坳陷.构造作用的转换起因于东部区域应力场的转变.作者:胡望水吕炳

2、全张文军毛治国冷军官大勇HuaoZhiguoLengJunGuanDayong作者单位:胡望水,张文军,毛治国,官大勇,HuaoZhiguo,GuanDayong(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吕炳全,LǖBingquan(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200092)冷军,LengJun(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潜江,434124)刊名:地质科学ISTICPKU英文刊名:CHINESEJOURNALOFGEOLOGY年,卷(期):200540(1)分类号:P542关键词:生长构造演化盆地动力学裂陷作用伸展型坳陷

3、作用反转型差异坳陷作用松辽盆地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2  第2篇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预览〗摘要:构造坡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渤海湾等盆地的研究表明,断陷湖盆中存在的构造坡折带制约着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对层序的发育、沉积体系域及砂体的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半地堑盆地中可划分出凸起-缓坡边缘、缓坡-洼陷边缘、陡坡-洼陷边缘、凸起-陡坡边缘等断裂坡折带,识别了梳状构造、帚状构造、叉型构造等同沉积的构造(断裂)坡折带样式,它们控制着特定的沉积相域和砂体的展布形式.构造坡折带是油气藏形成的极

4、有利地带.洼陷边缘断裂坡折带,如梳状构造等构成盆地深部预测勘探的重要领域.林畅松[1]潘元林[2]肖建新[1]孔凡仙[2]刘景彦[1]郑和荣[2]Author:LinChangsong[1]PanYuanlin[2]XiaoJianxin[1]KongFanian[2]LiuJingyan[1]&nbs……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3  第3篇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生烃模式的红外光谱分析  〖预览〗摘要:应用石英小玻管生烃热模拟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J1b煤层煤样在不同热模拟温度下干酪根化学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煤

5、样的显微组分镜下统计结果及红外吸收峰和相应的红外参数随温度变化的信息,初步确定了柯柯亚地区侏罗纪藻烛煤的生烃特征和模式.本区煤样以基质镜质体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藻类体和大量的小孢子体,是一种良好的生油气源岩.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升高,干酪根中芳香核的侧链不断脱落,活化能较低的含氧官能团和脂肪结构逐渐被分离出去,生烃潜力减小.这一生烃过程始于200℃左右,并在约350℃处达到高峰,至500℃已进行得比较完全.另一方面,当温度达到500℃时,干酪根开始有石墨化倾向,芳香核发生缩聚并逐渐密集排列,在600℃时比较明显.张蕤孙旭光Author:ZHANGRuiSUNXu-gu

6、ang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