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ID:26039953

大小:5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4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_第1页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_第2页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_第3页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_第4页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梁启超对晚清文学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梁启超不仅是晚清文学革命的理论鼓吹者,而且是这场文学革命的卓有成效的实践者和组织者。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又验证和丰富了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给当时社会及文坛以广泛的影响,使晚清文学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拟重点引述前人论说,以为历史之见证。  晚清文学革命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梁启超的贡献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一、散文的解放  甲午战争以后,新派学者竞相著述,一般地说,他们使用的都不是原来意义的古文。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都以自己的实践,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古文的风貌。至少也使古文由无用变为有用,由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变为宣传维新,鼓动革命的工具,由束缚思想的枷锁变为传播新思想的利器,为文体改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就连以古文家自居的林纾,实际上也打破了桐城派的樊篱。但比较起来,坚持文体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当首推梁启超。他的学生吴其昌在《梁启超》一书中说:“当时一班青年文豪,各自推行着各自的文体改革运动.如寒风凛冽中,红梅、腊梅、苍松、翠竹、山茶、水仙,虽各有各的芬芳冷艳,但在我们今日立于客观地位平心论之;谭嗣同之文,学龚定庵,壮丽顽艳,而难通俗。夏曾佑之文,更杂以《庄子》及佛语,更难问世。章炳麟之文,学王充《论衡》,高古淹雅,亦难通俗。严复之文,学汉魏诸子,精深邃

3、密,而无巨大气魄。林纾之文,宗绪柳州而恬逸条畅,但只适小品。陈三立、马其昶之文,祧祢桐城而格局不宏。章士钊之文,后起活泼,忽固执桐城,作茧自缚。至于雷鸣潮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此非阿谀,惟有梁启超之一文如此耳!”这里对各家的评论未必尽是,但从整体上看,我以为这个比较是恰当的,符合实际的。  梁启超的散文所以能吸引当时的读者,首先是因为它有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内容。从《时务报》起,他就选取国人所密切关心的题材

4、,为救亡图强、变法维新而锥心泣血,奔走呼号。一部《变法通议》,在今天看来简直平庸极了,三尺童子亦知其必难成功。但当时人却认为“于中国贫弱窳败之故,洞究原本,俾圜颅方趾之伦,昭然发其蒙蓓,微管之望,中外翘仰”。[1]报上所论,国人目为“新说”,因此“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分,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趣之,如饮狂泉”。[2]  戊戌政变以后,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等,不仅“明目张胆以攻击政府”,而且以“救国”、“新民”为己任,以饱含情感之笔,写大有魔力之文。在他公开与革命派论战之前,他的散文到处洋溢着“爱国爱群爱真理”的信念和

5、热情,讨论国人关注的时政问题,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知识。他把他的全部感情集中于笔端,或为祖国的危难而呼号,或为清廷的腐败而切齿,或为社会的黑暗而愤惋,或为民气之不振而痛心……在他的认识范围之内,他对旧事物的抨击不遗余力,对新思想的追求热烈执著。他反对那种悲观丧气和无所作为的论调,主张“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反对不负责任的旁观态度,宣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深信中国不仅不会亡国,而且将经由“过渡时代”,由“老大帝国”而变为“少年中国”。他号召人们为争取这个美好的前途而英勇奋斗。凡此种种,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那个时代的时代潮流,有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强大

6、力量,受到爱国人士,特别是有志青年的热烈欢迎,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02年黄遵宪在给梁启超的信中,赞扬他的文章可以“震惊一世,鼓动群伦”,真是“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这里虽不乏同道之间的标榜之意,但也并非无中生有的阿谀之辞。后来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说:“往者杭州蒋观云尝谓梁任公笔下大有魇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故言破坏,则人人以破坏为天经,倡暗杀,则党党以暗杀为地义。”这里虽有为攻击而夸大之嫌,但也并非捕风捉影的诬妄之语。直至30年代以后,郭沫若云:”20年前的青少年——

7、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3]郑振铎云:“许多的学者们、文艺家们,其影“同与势力往往是狭窄的,限于一部分的人,一方面的社会,或某一个地方的,然而梁任公先生的影响与势力,却是普遍的,无远小届的,无地不深入的,无人不受到的——虽然有人未免要讳言之。”[4]缪凤林亦云:“其生平与著作关系最密……凡所著述,大抵气盛而文富,意诚而词达,加以‘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故一文之出,全国争诵,老师宿儒.犹深翘仰。清末士气之奋发,思想之解放,梁氏之宣传,实与有大力焉。虽其主张开明

8、专制、拥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