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

ID:26013199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4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_第1页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_第2页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_第3页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_第4页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_第5页
资源描述:

《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恩斯特·布洛赫对梦想的分析及其他  内容概要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在国内研究甚少,在深入领会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本文对梦想这一人生现象如何进入布洛赫的哲学体系、如何在这一体系中得到描述和分析,进行了扼要的阐述和简明的评析。梦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本真的,一种是本真的,布洛赫从本真的梦想出发,经过一系列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勾勒出一切梦想背后的动力结构,也即指向未来的尚未意识。尚未意识集中体现在希望这一期盼性情绪上。没有希望的人生,是可悲的,不值得一过的。布洛赫把希望和梦想,引入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哲学,白日梦,尚未意识,希望  ErnstBloch,UtopianPh

2、ilosophy,Daydream,Not-Yet-Consciousness,Hope  (一)  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1885-1977)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他像卢卡奇那样和德国古典哲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却不停留于古典哲学;他像萨特那样对现象学方法深有体会,却不止于现象学;他像马尔库塞那样大量借鉴精神分析学的成果,却不限于弗洛伊德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都可归入某个较大的哲学流派,可以看作是某某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合流,而布洛赫却独立发展出了一套从研究领域上来讲是全新的哲学:乌托邦哲学(utopischePhilosophie)。  乌托邦哲

3、学以梦想作为自己的研究和阐释对象,这在哲学史和文化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布洛赫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寻找梦想中积极的因素,也即“朝前看”而不是“向后看”的冲力,如希望、期盼等等。希望和期盼是人生最根本的动力,人们最不堪忍受的,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生活。然而,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遭到排斥,它们被看成是无用的、荒唐的东西。“白日梦”这个词本身就带有贬义(大白天做梦)。被生活放逐的梦想不得不遁入艺术领域,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诗人都曾为梦想作过辩护,但是,梦想作为生活之别处(otherplace)的事实,并没有因此被改变。  自托马斯·莫尔发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4、(1516年)以来,梦想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入社会政治领域。这类作品或描写神奇的异域,或描写未来的美好生活,以超越社会现有阶段为其精神归宿,以“乌托邦小说”这一特殊的文类流传于世。除开这一纸上议政的传统,在西方还有一系列试图改造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因其难以实现之故,常被人目之为乌托邦主义,或乌托邦社会主义(中译“空想社会主义”)。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还是在现实领域,“乌托邦”一词常带有几分嘲讽的意味,U-topia,作为遍寻地图不见踪影之地,常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联系在一起。  布洛赫在他的乌托邦哲学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系统地纠正人们对梦想和乌托邦的偏见。在布洛赫看来,梦想或乌托邦并不是全

5、然主观,全然虚妄的。作为梦想最真实、最核心的成分,“希望”(Hoffnung)在布洛赫的哲学中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布洛赫看来,“希望的法则”(DasPrinzipHoffnung)是宇宙人生中最根本的法则,这一法则在《希望的法则》厚厚的三卷本中得到了集中的阐述。  《希望的法则》(DasPrinzipHoffnung),写于1938—1947年,修订于1953、1959年,该书的前两卷于1954-1955年在东柏林出版,第三卷于1959年出版,同年,修订后的三卷本由美茵法兰克福的Suhrkamp出版社发行。这部鸿篇巨制标志着布洛赫乌托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作为一部关于梦想的百科全书,它

6、具有可以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媲美的宏大结构,与歌德的《浮士德》相比拟的浪漫情怀。在这部著作中,布洛赫对人世间大大小小的梦想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系统的阐释。  (二)  布洛赫把“小白日梦”(klEinenannaufderStra?e)及未经规整的愿望的报道(Bericht)”[1]。  布洛赫是从刚出世的小婴儿开始“报道”的,中经童年、青春期、青年、壮年一直到暮年。  人之初只是伸胳膊动腿,这时候的人和所有的生物一样,有一种盲目的“生命冲动”。对婴儿来说,饿了就要吃奶,得不到就大哭大喊。这种“要”以及“得不到”,使得孩子学会了等待。等待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活动,它开始突破黑暗的“此

7、”(Da)。随着孩子们能撕能抓,也即和外物打交道,一种“新”和“他者”开始萌动。到了能跑能跳的年龄,小孩子的愿望便更清晰了、更主动了,游戏把所有熟悉的东西转化为陌生的东西,于是“远方”的意义开始呈现。不过这时候愿望还不够强大,小孩子对陌生的东西还有畏缩的倾向,他们喜欢把自己藏在别人找不到的角落。然而即使在这里,也蕴含着某种希望:对自由空间的渴望。这时的小孩既渴望冒险,又害怕冒险,因此他们常常想象自己住在戒备森严的城堡中――从作业本上的涂鸦可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