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ID:25975986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4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_第1页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_第2页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_第3页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_第4页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对中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随着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日益加深,积极心理学科研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职能是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教师只有掌握必要的积极心理学知识,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德,有效地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积极品质的更幸福、更成功的人。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自1997年马丁·

2、赛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在就任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健康、勇气和爱。积极心理学家呼吁:心理学应该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应该注重研究人类的

3、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与美德。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建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生活信念,帮助人们寻求和掌握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  二、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中学教育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青少年们却鲜有幸福快乐的感觉,甚至心理问题日渐突  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

4、终极性价值。”可是,很多孩子每天被消极的情绪笼罩,感受幸福的能力不足,又何谈幸福地度过一生呢?积极心理学家们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追求和感受幸福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他们认为这种技能在进入社会前就应该被教授,学校应该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2011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教育部组织了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教育孩子们感受幸福,体验幸福。显然,这堂时长仅一个半小时的“幸福课”并不足以教会学生幸福,“幸福课”应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虽然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但大多数父母和教育学者也应该把幸福教育和性格教育看做

5、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即使不是核心。因为感受幸福的能力和学习知识同等重要。  三、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出具有“幸福能力”的学生  “积极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独立课程。教育工可以将积极教育嵌入大部分的学术课程中。当然,前提是教育者们要通过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具有积极情绪的、幸福的人,才能够时刻感染和影响身边的学生和其他教师,把整个学校变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快乐的地方。  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希望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师首先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俯下身来,平视学生。如果一位教师从不承认他的错误和弱点,那么长此以往,孩子

6、们就会害怕承认他们的错误和弱点。马文·科林斯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对她的学生们说:“我只是一个比你们活得更久一点的人类而已。我并不比你们聪明,并不比你们伟大,但我一直会在这里帮助你们。我也会犯错,如果我犯错了,你们不要不敢告诉我。老师不是神,老师的嘴也不是祈祷书。我们将会一起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优秀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著名的哈佛大学“幸福课”的讲师夏哈尔博士告诉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  教育大师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

7、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学生们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方面是无法改变、自己必须接受的。让学生明白有志者未必事竟成。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法改变的特质上,或许会有作用,但更多的时候是无效的,反而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个没有意志力,没有能力的失败者,甚至自暴自弃。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改变的特质上,往往会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学生只有学会了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进而接纳其他“不快乐”的事情。感受幸福、追求幸福并不是要有意地去避免生活中不快乐、不幸福

8、的事情,而是要承认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并学会积极地去应对。  2.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条件”地赞赏每一个学生  马文·科林斯说过,“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到这位老师并不在乎他和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