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

ID:25970769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的建构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建构历程的比较分析,试图说明,新闻学当前作为一门年轻的且在中国语境下较为特殊的学科,无论是从其历史影响还是学术积淀来看,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相比还相差甚远,其经典文本的建构在当下似乎有操之过急之嫌,在学科内并未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学科外影响力甚微,难以服众。因而,从经典的形成过程来看,中国现代新闻经典的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学的经典焦虑将存在很长时间。  关键词:新闻学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新闻经典经典焦虑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新闻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在我们的社会生

2、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一个已经拥有博士甚至博士后授予权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的新闻无学论至今仍此起彼伏。基于此,有学者从词源上予以考察,新闻学的原名叫Journalism,这个词的词尾是ism,这三个字母是方法的意思。不过在普通外国的科学名词,它们的词尾,后面都是logy,而新闻学的名词却独异。在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外国学者对于新闻学的这个东西,并不把它列于科学的地位。①新闻学科之幼稚乃在于是器而非道。因此,有学者提出建构新闻经典是升华新闻学科的首要任务。②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盲目人为建构经典的历史合法性与合理性,即经典的建构是否基于人类认知的需要,黑格尔坦

3、言: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③对于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而言,经典乃是一种启蒙、召唤、塑造,跨越时空的创造性,是一种认同的想象。  经典的建构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也不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认定的。那些具有经典或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但是自后现代转向以来,面对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大师缺场的尴尬,我们更相信经典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跨越时代的过程,是历史集体认同、多种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之比较  

4、  关于经典的定义,前人已论述颇多,本文不再赘述。文学与新闻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其关于经典的标准也许会有不同,但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脱胎于18世纪英国文学的新闻学始终都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必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即经典的作品必须首先具有原创魅力。⑤但是为何在当今中国新闻学界新闻经典的建构不温不火,除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束缚之外,恐怕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几乎同时诞生,且处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之下,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让我们回到经典性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来考量,

5、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特质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相异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思想启蒙的划时代意义,这一点中国现代新闻经典不能与之比肩。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许多领域重构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康德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后经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阐发,意图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特征的共和政府。  自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

6、多,特别是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西学在东方的传播贡献颇多,西学东渐局面日盛。五四运动前期,中国思想界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了挑战,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自创始起,新文化运动就显示了其激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矛头直指封建儒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高呼要打倒孔家店的旗手则首推文学。1917年,《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自新文化运动至整个20世纪20年代,在一种全新现代性的价

7、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感召之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集体建构开始了对封建守旧思想观念的颠覆并开始树立一种以重新发现现代人独立价值观与生命体验的意识形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这种意识形态对现代中国整体演进的最大促进作用即是对国民的启蒙。启的不是家族体系的子民之蒙,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民之蒙。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国民的启蒙是基于对人的灵魂的拷问与重塑,并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了偌大的具有封建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性转变,在求新、求变思潮的冲击之下,国民迫切需要的是立足于社会改造、精神更新、人的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