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33548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地位和内容的对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地位和内容的对策思考 论文摘要: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的复杂性的变化现状,作为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仅仅找出其变化特点,而是必须加强对策性研究。文章侧重于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地位和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对策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2004年中央l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以此为动力和标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大学生面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
2、、在时代变化中思考、选择、寻求的结果,客观上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相适应的,但又是全新的,尚处在变化之中。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在这种变化之中帮助大学生把握住自身的主体性,剔除非理性的影响,减少价值选择的迷茫和偏差,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一、提升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 1.提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共识 2005年1月17~18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讲话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
3、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强调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之一是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2004年中央颁发l6号文件到2005年中央召开专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说明党中央十分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并且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这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由此,作为高校的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加责无旁贷,必须不断地关心大学生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的嬗变状况,寻找应对策略,加
4、强与大学生的思想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到我们是在真正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简单说教,从而与大学生取得共鸣,达成一致,使他们能够主动关心并积极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如此,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具有取得实效的前提,否则,就会出现“你教育你的,我选择我的”,达不到价值观共鸣,教育也就变成了空洞的独角戏。 2.加强对策性研究 党中央反复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价值观教育。我们知道,大学生价值观总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之复杂,需要我们进
5、行深入的调查和细致的观察才能找出其特点。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仅仅找出这些特点,而是要寻求如何引导教育大学生,使其摒弃不良的价值取向,保留并认同有利于国家建设和自身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这不能简单说说而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问题上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方,需要加强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性研究,也就是要研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具体的内容、途径、载体、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这需要高校领导者给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应有的地位,需要教育者们群策群力,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地不断探索。 二、充实调整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1.加深哲理性,加强层次性,提高德育与哲学的有机结合
6、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高智商群体,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对周围的客观存在进行观察与思索,支配其行为的往往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由其价值观在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与什么样的人交往、读什么样的书刊、穿什么样的服饰、关注什么样的新闻、欣赏什么样的偶像、追求什么样的职业,等等,无不与其价值观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高校德育主要力图通过德育教学与其他工作对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上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三德”,从而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但高校一直存在的德育困境是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虽殚精竭虑、苦口婆心地在教育、引导,但收效却不理想,大学生知行脱节,心理行为逆反等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
7、原因之一,不可否认某些德育内容过于形式化、简单化,缺乏与深层次理论的衔接与运用。可以肯定地说,大学生反感、逆反的不是德育内容本身,而是那些肤浅的、空洞无物的教育方式,而那些深刻的寓于哲理思辨的德育内容是不可能受排斥的,大学生并不是顽石,而是善于吸收新思想、新知识的群体。因此,高校德育尤其是德育教学应当追求深刻,避免肤浅,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标志和起决定因素的德育内容,应当从哲学的内涵深度去阐发,不能从现象到现象,要加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