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16444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流动性过剩的定义、监测及货币政策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动性过剩的定义、监测及货币政策选择-->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宄背景流动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讨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发展等多个问题都绕不开流动性问题的分析。流动性问题不但是一个引人热议的话题,更是一个随着经济金融发展而不断翻新的话题。回顾之前的研宄,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我国流动性问题的研宄既是伴随着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完善的脚步逐渐推进的,又会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和流动性研究变化的影响。2001-2003年,流动性问题的研宄主要集中在货币流动性和流动性陷拼的问题上:朱艳敏(2001)从中国M2/GDP1高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墨西哥等发
2、展中国家的事实出发,分析了当时的我国货币流动性、金融机构存贷差、股票债券流动性等,试图探宄中国金融资产和流动性结构的变化。孙太清(2002)认为1998-2000年,我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却仍然无法提振需求、扩大消费和投资,因此货币政策己经进入了“流动性陷讲”,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才能走出陷讲,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易行健,谢识予(2003)从M1/M22的角度讨论了我国货币流动性的趋势,认为在1978-1995年阶段,我国货币流动性指标M1/M2直线下降,经济波动对货币流动性的解释力较强;在1996-2002年阶段,货币流动性指标M1/
3、M2保持平稳,货币流动性的变化可以由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和证券交易量三者的波动来解释。他们还指出,在使用Ml或M2作为货币中介目标的同时,应该关注M1/M2的变化,以及影响M1/M2的经济因素和金融制度因素。.........第二节文献综述—、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这一概念,最早是凯恩斯为讲述货币具有不需要转换成为其他资产,就可以直接行使清偿支付手段的特性时提出的,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将人们因此而具有的对货币的需求定义为“流动性偏好”。自此之后,经过不同机构和学者的研究发展,如今“流动性”己经有了迥然不同的涵义。Demsetz(1968)从微观角
4、度入手,分析了资产交易过程中的差价,基于买卖价差和交易及时性等定义流动性。Hicks(1976)认为流动性应该既包括银行体系和非银行体系创造的信用,也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可交易的金融资产。按照人们持有的不同动机,Hicks将流动性分为三类:人们为了维持日常生活和经济运营而持有的交易性资产,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发生而持有的应急资产,为获取收益而持有的投资资产。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了他们在货币与风险资产上的分配比例。BarkandKramer(1999)将流动性分成“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认为货币流动性是市场流动性的支撑。1999年,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关于市场
5、流动性的报告中指出,市场流动性可以深度、广度等几个指标进行观察,微观市场结构、产品设计、市场参与者等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因素。Ganley(2006)将流动性定义为银行体系的变现能力,银行具有的富裕资金越多流动性越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包括存款准备金和资产投资。Gouteron,Szpiro(2005)认为流动性定义为货币供应量,即高流动性的货币。KevinMWarsh(2007)从金融市场角度出发,认为流动性就是“信心“的概念,当投资者对自己能够交易具有信心、认为风险可以度量时,市场就存在流动性,而高流动性常常表现为风险溢价较低、涌入资金增加。《路透金融词典
6、》将流动性定义为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同时认为流动性余裕是指维持充沛的流动资金超过正常所需的部分。.......第二章流动性概念的界定第一节流动性的定义通过上一章的文献综述,我们发现,对于流动性的定义学术界并未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对于流动性概念的理解,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往往根据其关注角度的不同各有侧重。本文旨在从中央银行如何制定货币政策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通过流动性的监测和管理,更好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在上一章第一节研宄背景的回顾中,我们发现同样是基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角度,人们对流动性内涵和外延的概括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随
7、着经济发展、货币化进程推进、金融市场完善等因素的变化,央行所需要考虑的流动性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可以从《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描述中看到我国央行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在2006年第3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名为《流动性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的专栏详细阐述了央行对于流动性管理的理解。文中指出,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流动性可以理解为不同经济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中央银行涉及的流动性管理通常特指银行体系流动性1,通过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调控货币信贷总量。而在2011年第1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名为《社会融资规模》的专栏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将作为宏观监测的重要
8、指标之一。在报告中央行将社会融资总量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