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15691
大小:114.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3
《《背影教学设计》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背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2.领会本文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3.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学习重点】1.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2.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学习难点】通过品味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描写感受父亲一片爱子之情。【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方式一: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世界上,有许多爱包围着我们
2、,有些爱是细致的,有些爱是厚重的;有些爱和风细雨,有些爱轰轰烈烈。父爱、母爱、夫妻之间的爱、子女的爱、亲人的爱……爱,已经成了中华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来真切的体会一下浓浓的父爱。 方式二: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
3、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方式三:大家看屏幕,这是一个成语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11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
4、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陶
5、渊明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这足说明他有骨气。就像我们说过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像这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士可谓是数不胜数呀!毛泽东同志就曾高度评价过两个人。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你们对他了解吗?按照名、时、地、评、作的原则来介绍介绍他。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
6、浙江绍兴。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年仅50岁的。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预习作业检查。二、感知课文师:一谈到朱自清先生,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散文《背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因其成
7、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父爱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名字叫《父亲》,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共同沐浴这份深深父爱。边听音乐边读课文边思考: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回答:父子浦口送别。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别为: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⑵11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
8、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